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1.1 人参 | 第10-11页 |
1.1.1 人参的分类 | 第10页 |
1.1.2 人参的化学成分 | 第10-11页 |
1.2 人参皂苷 | 第11-16页 |
1.2.1 人参皂苷 | 第11-16页 |
1.2.1.1 齐礅果酸型皂苷 | 第11页 |
1.2.1.2 原人参二醇类皂苷 | 第11-13页 |
1.2.1.3 原人参三醇类皂苷 | 第13-14页 |
1.2.1.4 其他类人参皂苷 | 第14-16页 |
1.2.2 人参皂苷的理化性质 | 第16页 |
1.2.2.1 溶解性 | 第16页 |
1.2.2.2 起泡性和溶血性 | 第16页 |
1.2.2.3 稳定性 | 第16页 |
1.3 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.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| 第17页 |
1.3.2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| 第17页 |
1.3.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| 第17-18页 |
1.3.4 人参皂苷的抗肿瘤活性 | 第18页 |
1.4 次级人参皂苷及皂苷元的制备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4.1 酸降解法 | 第19页 |
1.4.2 碱降解法 | 第19-20页 |
1.4.3 加热法 | 第20页 |
1.4.4 化学合成法 | 第20页 |
1.4.5 生物转化法 | 第20-21页 |
1.5 人参皂苷的分析鉴定 | 第21-23页 |
1.5.1 比色法 | 第21页 |
1.5.2 薄层层析法(TLC)和薄层扫描法(TLCS) | 第21-22页 |
1.5.3 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 | 第22页 |
1.5.4 蒸发光散射检测(ELSD) | 第22页 |
1.5.5 其他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2.1.1 菌种 | 第24页 |
2.1.2 材料与试剂 | 第24页 |
2.1.3 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32页 |
2.2.1 检测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 溶液配制 | 第26-27页 |
2.2.2.1 缓冲液的配制 | 第26页 |
2.2.2.2 底物溶液的制备 | 第26页 |
2.2.2.3 酶液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2.2.2.4 Fe~(3+)溶液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3 生物转化法制备人参二醇类苷元PPD | 第27-29页 |
2.2.3.1 菌株的筛选 | 第27页 |
2.2.3.2 菌株发酵条件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2.2.3.3 酶反应最适条件的确定 | 第28页 |
2.2.3.4 人参皂苷糖苷酶的水解作用 | 第28页 |
2.2.3.5 酶反应产物萃取条件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2.2.4 无机催化法(Fe~(3+))制备人参二醇类苷元PPD | 第29-31页 |
2.2.4.1 底物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2.2.4.2 无机催化法最适反应条件的确定 | 第30页 |
2.2.4.3 无机催化法萃取条件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2.2.5 人参二醇类皂苷元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2.2.5.1 生物转化法水解制备人参皂苷元 | 第31页 |
2.2.5.2 无机催化法制备人参皂苷元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54页 |
3.1 生物转化法制备人参二醇类皂苷元PPD | 第32-41页 |
3.1.1 人参皂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| 第32-33页 |
3.1.2 最适条件的优化 | 第33-35页 |
3.1.2.1 最适诱导物的确定 | 第33页 |
3.1.2.2 最适诱导物浓度的确定 | 第33-34页 |
3.1.2.3 培养时间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1.3 人参皂苷酶解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35-38页 |
3.1.3.1 底物浓度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3.1.3.2 反应温度的确定 | 第36页 |
3.1.3.3 pH值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3.1.3.4 反应时间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3.1.4 人参皂苷酶的水解作用 | 第38-39页 |
3.1.5 萃取条件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3.1.5.1 萃取剂的选择 | 第39页 |
3.1.5.2 萃取温度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3.1.5.3 萃取时间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3.1.5.4 萃取次数的确定 | 第41页 |
3.2 无机催化法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41-48页 |
3.2.1 底物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3.2.2 无机催化法条件的优化 | 第42-45页 |
3.2.2.1 底物浓度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3.2.2.2 Fe~(3+)浓度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3.2.2.3 反应温度的确定 | 第44页 |
3.2.2.4 反应时间的确定 | 第44-45页 |
3.2.3 萃取条件的确定 | 第45-48页 |
3.2.3.1 萃取剂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3.2.3.2 萃取温度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3.2.3.3 萃取时间的确定 | 第47页 |
3.2.3.4 萃取次数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3.3 制备人参皂苷元 | 第48-54页 |
3.3.1 生物转化法水解制备人参皂苷元 | 第48-51页 |
3.3.2 无机催化法制备人参皂苷元 | 第51-54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