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文献回顾与评述 | 第11-19页 |
1.2.1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2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3 文献研究评述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21-25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2-25页 |
2 研究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25-41页 |
2.1 研究界定 | 第25-30页 |
2.1.1 基本概念 | 第25-29页 |
2.1.2 研究视角 | 第29-30页 |
2.1.3 研究范围 | 第30页 |
2.2 系统论和集成理论研究 | 第30-37页 |
2.2.1 系统理论研究 | 第30-33页 |
2.2.2 集成理论研究 | 第33-37页 |
2.3 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理论研究 | 第37-41页 |
2.3.1 产权理论 | 第37-39页 |
2.3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39-41页 |
3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现状分析 | 第41-59页 |
3.1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现状表现 | 第41-47页 |
3.1.1 存在初步设计阶段只有一个设计方案的情况 | 第41-42页 |
3.1.2 存在先选定设计方案再编制概算的情况 | 第42-43页 |
3.1.3 存在概算过程与设计过程相互独立的情况 | 第43-45页 |
3.1.4 存在概算自身缺陷阻碍概算价值发挥的情况 | 第45-47页 |
3.1.5 存在概算的应用效果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 | 第47页 |
3.1.6 设计阶段概算价值现状总结 | 第47页 |
3.2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现状 | 第47-58页 |
3.2.1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内容 | 第48-52页 |
3.2.2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机构及职能 | 第52-55页 |
3.2.3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模式总结及评述 | 第55-5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4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59-87页 |
4.1 问题的梳理 | 第59-66页 |
4.1.1 梳理方法的分析和筛选 | 第59-60页 |
4.1.2 选用的分析方法 | 第60-62页 |
4.1.3 问题的初步归类 | 第62-66页 |
4.2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中的观念问题 | 第66-69页 |
4.2.1 认为“概算比较‘粗’” | 第66-67页 |
4.2.2 过于重视概算的“可批性” | 第67-68页 |
4.2.3 对初步设计方案比选重视度不够 | 第68-69页 |
4.3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中的管理问题 | 第69-77页 |
4.3.1 管理者动力不足 | 第69-71页 |
4.3.2 相关部门专业化程度不足 | 第71页 |
4.3.3 项目参与方蓄意调整概算 | 第71-73页 |
4.3.4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管理问题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3.5 管理问题的实质探究 | 第75-77页 |
4.4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中的技术问题 | 第77-83页 |
4.4.1 概算编制难度大 | 第77-80页 |
4.4.2 概算质量不高 | 第80-82页 |
4.4.3 初步设计未能提供概算价值空间 | 第82-83页 |
4.4.4 概算在方案比选中的作用得不到保障 | 第83页 |
4.5 初步设计阶段概算价值问题和原因总结 | 第83-8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5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改进体系构建 | 第87-103页 |
5.1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改进思路 | 第87-89页 |
5.1.1 构建改进体系的切入点筛选 | 第87-88页 |
5.1.2 集成化的改进思路 | 第88-89页 |
5.2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价值改进体系构建 | 第89-102页 |
5.2.1 集成化的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改进体系概述 | 第89-93页 |
5.2.2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管理的改进 | 第93-98页 |
5.2.3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价值观念革新 | 第98-99页 |
5.2.4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概算和方案比选技术的改进 | 第99-10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03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103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3页 |
附录 | 第113-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