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聚吡咯/纳米银复合材料 | 第11-19页 |
1.2.1 纳米银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聚吡咯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2.3 聚吡咯/纳米银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3 本课题的工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2 聚吡咯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设计 | 第21-29页 |
2.1 导电机制及制备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1.1 导电机制 | 第21-22页 |
2.1.2 制备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 PPy/Ag复合薄膜的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2.1 基体材料的预处理 | 第23页 |
2.2.2 PPy/Ag复合薄膜的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3 PPyCl薄膜的制备 | 第25页 |
2.4 复合薄膜的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4.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5页 |
2.4.2 拉曼光谱分析 | 第25页 |
2.4.3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5页 |
2.4.4 形貌分析 | 第25页 |
2.4.5 热失重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4.6 电导率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4.7 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测试 | 第26页 |
2.4.8 沉积速率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4.9 导电稳定性测试 | 第27页 |
2.4.10 结合力测试 | 第27页 |
2.5 实验所需的试剂与仪器 | 第27-29页 |
2.5.1 试剂 | 第28页 |
2.5.2 仪器 | 第28-29页 |
3 PPy/Ag复合薄膜制备工艺的研究 | 第29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前处理对PPy/Ag复合薄膜导电性的影响 | 第29-34页 |
3.2.1 除油 | 第29-30页 |
3.2.2 粗化 | 第30-33页 |
3.2.3 溶剂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3.3 聚合方式和聚合工艺对PPy/Ag复合薄膜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3.3.1 聚合方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3.2 聚合工艺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4 探索工艺条件对PPy/Ag复合薄膜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3.4.1 温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4.2 时间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4.3 pH值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4.4 摩尔比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4.5 单体浓度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5 PPy/Ag复合薄膜制备工艺优化 | 第41-47页 |
3.5.1 制备工艺的优化 | 第41-43页 |
3.5.2 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| 第43-46页 |
3.5.3 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4 PPy/Ag复合薄膜的表征与性能研究 | 第49-59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PPy/Ag复合薄膜的表征 | 第49-54页 |
4.2.1 FTIR光谱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2 RAMAM光谱分析 | 第50页 |
4.2.3 XRD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2.4 形貌分析 | 第51-54页 |
4.3 PPy/Ag复合薄膜性能测试 | 第54-58页 |
4.3.1 导电性能 | 第54-56页 |
4.3.2 热稳定性 | 第56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0页 |
附录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