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

被征地农民的土地依恋问题研究--以无锡市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镇化:人地情感改变的驱动力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被征地农民:城镇化进程的伴生群体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征地安置补偿:基本层次的需求保障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土地资源:兼具文化象征意义的综合体第17-1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标第19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补充人文地理学地方依恋研究的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拓展土地利用研究的视角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提供政策实施层面的反思第20-21页
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第21-42页
    2.1 相关研究回顾第2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方依恋研究回顾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土地依恋研究回顾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研究述评第33-35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地关系理论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土地伦理学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新文化地理学第39-42页
第3章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42-56页
    3.1 研究思路第42页
    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42-43页
    3.3 主要研究方法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质性研究方法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定量研究方法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理论剖析方法第50-55页
    3.4 技术路线第55-56页
第4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获取第56-66页
    4.1 研究区域概况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无锡市社会经济概况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调研案例小区概况第58-60页
    4.2 数据获取与调查数据描述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获取过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及描述第62-66页
第5章 被征地农民土地依恋的内涵及特点第66-79页
    5.1 土地依恋的内涵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被征地农民对土地的积极性认知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被征地农民土地依恋的构成维度第68-69页
    5.2 土地依恋的行动逻辑第69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愿意放弃土地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愿意放弃但依恋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愿放弃土地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土地依恋的行动逻辑第76-77页
    5.3 土地依恋的特点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社会性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历史性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动态性第7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6章 征地安置对被征地农民土地依恋的影响第79-105页
    6.1 土地依恋的概念性定量维度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理论依据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证依据第79-81页
    6.2 土地依恋的驱动因素概念性定量维度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时间属性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土地权利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土地根植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物理环境属性变化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经济福利属性变化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社区融合属性变化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7 土地经济属性第82页
    6.3 土地依恋影响机制研究第8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概念性影响机制模型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土地依恋的定量维度检验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征地安置驱动因素的定量维度检验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征地安置对土地依恋的影响机制第87-103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03-105页
第7章 基于土地依恋的被征地农民受偿意愿和日常生活批判研究第105-126页
    7.1 基于土地依恋的被征地农民受偿意愿影响第105-11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土地依恋与货币补偿金额受偿意愿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土地依恋与房屋补偿面积受偿意愿第111-113页
    7.2 基于土地依恋的被征地农民日常生活批判第113-12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日常生活视角下人与土地情感关系的异化第113-11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日常生活视角下人与人情感关系的异化第119-125页
    7.3 本章小结第125-126页
第8章 结论与讨论第126-130页
    8.1 研究结论第126页
    8.2 讨论与建议第126-129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讨论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 8.2.2 建议第128-129页
    8.3 论文创新点第129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52页
附录第152-157页
致谢第157-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
下一篇:批判与建构: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