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| 1.1 绢云母的概述 | 第12-14页 |
| 1.1.1 绢云母的结构 | 第12-13页 |
| 1.1.2 绢云母的特性 | 第13-14页 |
| 1.2 绢云母的有机改性 | 第14-17页 |
| 1.2.1 表面改性 | 第14-15页 |
| 1.2.2 插层改性 | 第15-17页 |
| 1.3 尼龙-66 | 第17-18页 |
| 1.3.1 尼龙-66的简介 | 第17页 |
| 1.3.2 尼龙-66的合成 | 第17-18页 |
| 1.4 聚合物/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| 第18-23页 |
| 1.4.1 聚合物/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简介 | 第18页 |
| 1.4.2 聚合物/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1.4.3 聚合物基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| 第20-22页 |
| 1.4.4 聚合物基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| 第22-23页 |
| 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23-25页 |
| 1.5.1 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23页 |
| 1.5.2 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5-30页 |
| 2.1 实验原料 | 第25-26页 |
| 2.2 仪器和设备 | 第26-27页 |
| 2.2.1 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| 第26页 |
| 2.2.2 分析测试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| 第26-27页 |
| 2.3 工艺过程 | 第27-28页 |
| 2.3.1 绢云母的有机化处理 | 第27页 |
| 2.3.2 有机绢云母/尼龙-66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| 2.4 性能分析测试 | 第28-30页 |
| 第三章 插层分析 | 第30-36页 |
| 3.1 简介 | 第30-31页 |
| 3.2 插层过程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3.2.1 热力学因素 | 第31-33页 |
| 3.2.2 动力学因素 | 第33-34页 |
| 3.3 本篇课题的可行性理论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3.3.1 插层方法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| 3.3.2 本课题可行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第四章 绢云母的有机改性 | 第36-49页 |
| 4.1 SEM扫描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4.2 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7页 |
| 4.3 不同有机阳离子加入量对绢云母热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4.4 不同有机阳离子加入量对层间距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4.5 温度对绢云母片层距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4.6 机械搅拌时间对绢云母层间距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| 4.7 超声时间对绢云母层间距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4.8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| 第五章 尼龙-66/有机绢云母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| 第49-66页 |
| 5.1 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| 第49-52页 |
| 5.1.1 插层型尼龙-66/绢云母纳米复合材料 | 第49-50页 |
| 5.1.2 剥离型尼龙-66/绢云母纳米复合材料 | 第50-52页 |
| 5.2 阻隔性能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5.3 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5.4 冲击性能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5.5 洛氏硬度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5.6 拉伸及压缩性能分析 | 第59-62页 |
| 5.7 热性能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5.8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9页 |
| 6.1 结论 | 第66-68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