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

WO3/TiO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1.2 TiO_2的结构和性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TiO_2的晶体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二氧化钛的性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TiO_2的主要制备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溶胶-凝胶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水热合成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WO_3的基本性质第17-18页
    1.5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1.6 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溶胶-凝胶法制备WO_3/TiO_2复合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水热法制备WO_3/TiO_2复合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微弧氧化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5 其他制备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选题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第二章 m-WO_3/TiO_2复合材料制备及实验方案优化第27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2.3 m-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阳离子聚苯乙烯微球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CPS@TiO_2微球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m-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2.4 酸度、钨源对m-WO_3/TiO_2的制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不同酸度条件下m-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钨源不同含量下m-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2.5 表征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6 结果与讨论第3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不同酸度条件下制备的WO_3/TiO_2复合材料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钨源不同含量下制备的WO_3/TiO_2复合材料第41-45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共混水热制备m-WO_3/TiO_2及其性能研究第47-6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7-48页
    3.3 材料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m-WO_3/TiO_2复合材料制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3.4 光催化测试第49页
    3.5 电化学测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循环伏安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交流阻抗测试第51页
    3.6 表征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3.7 结果和讨论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光催化活性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电化学性能第54-59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 浸渍水热制备i-WO_3/TiO_2及其性能研究第60-7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0页
    4.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第60-61页
    4.3 制备步骤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-WO_3/TiO_2复合材料制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工作电极制备第61-62页
    4.4 光催化测试第62页
    4.5 电化学测试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循环伏安测试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交流阻抗测试第64-65页
    4.6 样品表征方法第65页
    4.7 结果和讨论第65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i-WO_3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晶体结构和键合属性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紫外-可见光光谱表征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光催化活性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电化学性能第71-75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五章 结论、创新性及进一步工作建议第77-7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5.2 创新性第78页
    5.3 进一步工作建议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金纳米结构材料的光热剂制备及其近红外光热抗菌应用研究
下一篇:原位插层尼龙-66/绢云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