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信贷配置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4页 |
2.1 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1.1 利率市场化内涵及必要性 | 第17-18页 |
2.1.2 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| 第18页 |
2.1.3 金融约束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贷配置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1 银行信贷配置内涵及分类 | 第19-20页 |
2.2.2 风险收益理论 | 第20页 |
2.2.3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3 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信贷配置的逻辑框架和基本假设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利率市场化发展及银行信贷配置的现状分析 | 第24-35页 |
3.1 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现状 | 第24-31页 |
3.1.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| 第24-25页 |
3.1.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| 第25-28页 |
3.1.3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| 第28-31页 |
3.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现状 | 第31-35页 |
3.2.1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现状 | 第31页 |
3.2.2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客户结构配置现状 | 第31-32页 |
3.2.3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担保类型配置现状 | 第32-33页 |
3.2.4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行业配置现状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实证分析 | 第35-49页 |
4.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| 第35-38页 |
4.1.1 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4.1.2 因变量的选取 | 第35-36页 |
4.1.3 自变量的选取 | 第36-38页 |
4.2 模型构建 | 第38页 |
4.3 实证结果分析和总结 | 第38-49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38-39页 |
4.3.2 平稳性检验 | 第39-40页 |
4.3.3 豪斯曼检验 | 第40-41页 |
4.3.4 整体回归结果 | 第41-45页 |
4.3.5 不同银行类型回归结果 | 第45-4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5.1 本文结论 | 第49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5.2.1 优化贷款对象、方式及期限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5.2.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| 第50-51页 |
5.2.3 上市银行需要主动挖掘新的信贷收入来源 | 第51页 |
5.2.4 加强商业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评估能力 | 第51页 |
5.2.5 加强金融创新,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 | 第51-52页 |
5.2.6 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对冲负面影响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