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来源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2 农村社区化主体参与的概念界定及评价原则 | 第20-30页 |
2.1 农村社区化的概念界定 | 第20-22页 |
2.2 农村社区化的各主体及其互动关系 | 第22-29页 |
2.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| 第29-30页 |
3 湖北农村社区化主体参与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 | 第30-43页 |
3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 | 第30页 |
3.2 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30-34页 |
3.3 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4-36页 |
3.4 农村社区化主体参与效果体系评价方法 | 第36-43页 |
4 湖北农村社区化主体参与效果的的评价——以沙洋为样本 | 第43-53页 |
4.1 湖北沙洋农村社区化的基本情况 | 第43-44页 |
4.2 问卷设计及数据整理 | 第44-50页 |
4.3 综合评分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4.4 湖北农村社区化主体参与效果的的评价结果 | 第51-53页 |
5 湖北省农村社区化的优化路径 | 第53-58页 |
5.1 政府角色转变由“主导”到“引导” | 第53-54页 |
5.2 农民角色转变由“被动”变“主动” | 第54-56页 |
5.3 社会组织角色转变由“配角”变“主角” | 第56-58页 |
结束语 | 第58-59页 |
注释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