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5页 |
绪论 | 第5-8页 |
一、正义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| 第8-12页 |
(一) 正义概念的出现 | 第8页 |
(二) 对正义、公平和平等概念的辨析 | 第8-9页 |
(三) 正义问题的发展历程 | 第9-12页 |
二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| 第12-26页 |
(一) 马克思对正义概念的批判 | 第12-13页 |
(二)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的批评 | 第13-16页 |
(三) 马克思对正义思想的构建 | 第16-24页 |
(四) 马克思对正义思想的超越 | 第24-26页 |
三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特点 | 第26-32页 |
(一)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讨了不平等、非正义的起源 | 第26-27页 |
(二)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强调了生产正义的重要性 | 第27页 |
(三)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要求兼顾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| 第27-28页 |
(四)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现实性 | 第28-29页 |
(五) 马克思主义倡导在社会生活中实现“实质正义” | 第29-30页 |
(六) 以开放的姿态对待自己的正义思想 | 第30-32页 |
四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| 第32-40页 |
(一)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正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及意义 | 第32-36页 |
(二) 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对当代思潮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(三) 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给中国发展带来的启示 | 第37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