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6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五、论文创新性与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安鼎公司与无锡亿仁公证强制执行案 | 第16-22页 |
第一节 基本案情 | 第16-18页 |
一、《委托贷款合同》《还款协议》及《委托贷款借款合同》的签订 | 第16-17页 |
二、强制执行公证的办理和《执行证书》的出具 | 第17页 |
三、强制执行申请与不予执行申请的博弈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争议焦点 | 第18-22页 |
一、本案公证债权文书之权利义务是否违反强制性规定 | 第18-19页 |
二、相关联之债权文书是否可以选择性强制执行公证 | 第19-20页 |
三、公证程序瑕疵是否构成“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”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基本理论 | 第22-27页 |
第一节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概述 | 第22-23页 |
一、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概念 | 第22页 |
二、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程序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7页 |
一、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| 第23页 |
二、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| 第23-27页 |
第三章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待解问题研究 | 第27-44页 |
第一节 可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范围 | 第27-30页 |
一、可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范围的法理分析 | 第27-28页 |
二、我国可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范围的确定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执行证书是否属于执行依据 | 第30-33页 |
一、执行证书作用之争 | 第31-32页 |
二、执行证书并非执行依据但具有存在价值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“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”之审查 | 第33-40页 |
一、实体合法性 | 第33-36页 |
二、程序规范性 | 第36-40页 |
第四节 诉前财产保全与公证强制执行之衔接 | 第40-42页 |
第五节 公证强制执行案之铁路法院管辖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安鼎公司与无锡亿仁公证强制执行案评析 | 第44-49页 |
第一节 本案公证债权文书属可强制执行公证之范围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已完整呈现债权债务关系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公证程序多处缺陷应认定为确有错误 | 第46-49页 |
一、公证处未对安鼎公司是否依约放款进行核查 | 第46-47页 |
二、公证处签发执行证书前的核实程序严重违规 | 第47页 |
三、公证处超越当事人申请确定执行标的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