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--自动调整论文

基于角型级联SVG的配电网综合补偿方法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配电网无功功率的起因和影响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配电网谐波的起因和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起因和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1.2 无功、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技术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系统三相不平衡的治理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3 配电网综合补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配电网综合补偿存在的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配电网综合补偿问题的解决思路第21-2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核心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SVG的基本结构、数学模型和基本原理第24-32页
    2.1 角型SVG的基本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角型级联SVG的数学模型第25-28页
    2.3 角型级联SVG的补偿原理第28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角型级联SVG的补偿电流检测方法第32-46页
    3.1 常用的级联SVG电流检测方法和不足第32-39页
    3.2 基于d-q检测法改进的相电流指令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3.3 辅助零序环流的计算第41-44页
    3.4 基于d-q检测法改进的相电流指令合成第44-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角型级联SVG的控制策略第46-52页
    4.1 常用的级联SVG的电流控制方法和不足第46-48页
    4.2 基于d-q变换改进的正、负双序同步解耦控制第48-50页
    4.3 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 角型级联SVG综合补偿的仿真第52-60页
    5.1 角型级联SVG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2-54页
    5.2 补偿系统的仿真参数确定第54-56页
    5.3 补偿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光电振荡器的传感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PLC的果园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