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--路侧服务设施论文

基于区域充电设施的充电服务优化策略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情况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情况第10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站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第13-15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15-22页
    2.1 充电站基础设施介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充电站建设标准第16页
    2.2 K-means算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K-means算法的基本思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K-means算法的流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情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K-means算法的优缺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K-means算法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排队论第2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0-22页
第三章 基于K-means算法的新增充电站的选址方法第22-37页
    3.1 问题描述第22页
    3.2 充电站规划模型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思想和原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假设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充电站服务半径的获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所规划区域内电动汽车数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新增充电站的数量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模型求解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充电需求点的获取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改进的K-means算法对充电需求点进行聚类第31-33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测试与仿真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规划结果与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 所规划区域内建设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方法第37-45页
    4.1 问题描述第37页
    4.2 模型建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思想和原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假设第38页
    4.3 模型求解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改进的K-means算法对充电需求点进行聚类第39-40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系统测试与仿真参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规划结果与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所规划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站容量方法第45-54页
    5.1 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数量确定模型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网络模型设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电动汽车路径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马尔科夫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到达充电站的电动汽车数量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 5.2 基于排队论的充电站容量确定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问题描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模型假设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立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测试与仿真参数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规划结果与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7页
    6.1.1 总结第54-56页
    6.1.2 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0-61页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Q学习的多路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研究
下一篇:城市主要入城道路景观设计--以武宁县主要入城道路景观设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