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论文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1 季节性繁殖概况 | 第10页 |
1.2 季节性繁殖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1.2.1 褪黑素响应光照变化调控繁殖活动 | 第10-11页 |
1.2.2 HPG轴对繁殖的调控作用 | 第11-12页 |
1.2.3 睾酮是促进动物繁殖的关键作用因子 | 第12-13页 |
1.3 高原鼠兔生物特征 | 第13-14页 |
1.4 精子发生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4.1 精子发生过程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4.2 维甲酸是调控精子发生的重要因子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光周期和褪黑素调控高原鼠兔季节性精子发生 | 第17-2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2.1.1 实验动物 | 第17页 |
2.1.2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17-1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8-23页 |
2.2.1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生殖器官重量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2 H&E 染色观察睾丸和附睾组织形态 | 第19-21页 |
2.2.3 控光处理对繁殖活动的影响分析 | 第21页 |
2.2.4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褪黑素水平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3 结果 | 第23-27页 |
2.3.1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生殖器官重量差异分析 | 第23页 |
2.3.2 高原鼠兔生殖器官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| 第23-26页 |
2.3.3 褪黑素对高原鼠兔生殖器官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HPG轴和睾酮是调控季节性精子发生的关键因子 | 第27-32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3.1.1 实验动物 | 第27页 |
3.1.2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7-28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2.1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GnRH、LH、睾酮水平分析 | 第28页 |
3.2.2 GnRH处理 | 第28页 |
3.2.3 睾酮和睾酮受体抑制剂处理 | 第28-29页 |
3.3 结果 | 第29-32页 |
3.3.1 GnRH处理对生殖器官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3.2 GnRH调控LH、睾酮的分泌对季节性繁殖的调控作用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维甲酸是诱导精原细胞分化的关键调控因子 | 第32-45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32-33页 |
4.1.1 实验动物 | 第32页 |
4.1.2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2-33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33-38页 |
4.2.1 HE染色观察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睾丸组织形态 | 第33页 |
4.2.2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睾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| 第33-35页 |
4.2.3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睾丸组织转录组测序 | 第35-36页 |
4.2.4 荧光定量PCR | 第36-37页 |
4.2.5 全反式维甲酸(ATRA)和CYP26B1抑制剂(Talarozole)处理 | 第37-38页 |
4.2.6 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高原鼠兔维甲酸水平分析 | 第38页 |
4.3 结果 | 第38-45页 |
4.3.1 季节性精子发生受精原细胞分化调控 | 第38页 |
4.3.2 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睾丸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3.3 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睾丸转录组学分析 | 第41页 |
4.3.4 维甲酸在精原细胞分化和精子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| 第41-45页 |
第五章 讨论 | 第45-49页 |
5.1 褪黑素通过HPG轴直接调控季节性精子发生 | 第45-46页 |
5.2 睾酮是指导季节性精子发生的核心因子 | 第46-47页 |
5.3 维甲酸是调控季节性繁殖的关键作用因子 | 第47页 |
5.4 结论 | 第47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