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WSNs数据查询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网络结构 | 第10页 |
1.2.2 查询模型 | 第10-12页 |
1.2.3 安全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2.4 性能指标 | 第13页 |
1.3 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工作 | 第16-20页 |
2.1 多跳WSNs中的MAX/MIN查询处理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2 两层WSNs中的MAX/MIN查询处理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3 其他安全查询处理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面向WSNs租用服务的隐私保护MAX/MIN查询 | 第20-38页 |
3.1 模型与问题描述 | 第20-22页 |
3.1.1 网络模型 | 第20-21页 |
3.1.2 威胁模型 | 第21页 |
3.1.3 问题描述 | 第21-22页 |
3.2 基于TAG协议的安全多方编码模型TSME | 第22-24页 |
3.2.1 TSME的定义 | 第22页 |
3.2.2 实现方法 | 第22-24页 |
3.3 基于TSME的隐私保护MAX/MIN查询方法 | 第24-28页 |
3.3.1 符号定义与说明 | 第24-25页 |
3.3.2 掩码分配算法 | 第25页 |
3.3.3 查询处理协议 | 第25-28页 |
3.4 协议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4.1 正确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4.2 安全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.3 通信代价分析 | 第32页 |
3.5 实验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5.1 正确性实验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5.2 通信代价实验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两层传感网中的安全MAX/MIN查询处理方法 | 第38-52页 |
4.1 模型与问题描述 | 第38-39页 |
4.1.1 网络模型 | 第38页 |
4.1.2 威胁模型 | 第38-39页 |
4.1.3 问题描述 | 第39页 |
4.2 安全MAX/MIN查询处理方法 | 第39-42页 |
4.2.1 安全比较码和ID校验集 | 第40页 |
4.2.2 数据传输 | 第40-41页 |
4.2.3 查询处理 | 第41-42页 |
4.2.4 查询结果完整性验证 | 第42页 |
4.3 优化的安全MAX/MIN查询处理方法 | 第42-44页 |
4.3.1 压缩ID校验集 | 第42-43页 |
4.3.2 随机安全码选择 | 第43页 |
4.3.3 优化方案的设计实现 | 第43-44页 |
4.4 通信代价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4.1 数据传输的通信代价 | 第44-46页 |
4.4.2 查询处理的通信代价 | 第46页 |
4.5 实验分析 | 第46-51页 |
4.5.1 数据传输的通信代价对比实验 | 第47-49页 |
4.5.2 查询处理的通信代价对比实验 | 第49-5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WSNs数据查询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62页 |
5.1 开发平台以及主要功能 | 第52-53页 |
5.2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| 第53-59页 |
5.2.1 实体类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5.2.2 WSNs拓扑生成算法 | 第54-56页 |
5.2.3 指定协议的通信代价计算 | 第56-57页 |
5.2.4 基于Matlab的算法性能评估 | 第57-59页 |
5.3 模拟通信代价对比实验 | 第59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5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62-63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69-70页 |
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70-71页 |
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