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电缆接头灌封胶 | 第10-11页 |
1.1.1 电缆接头灌封胶简介 | 第10页 |
1.1.2 电缆接头灌封胶的分类 | 第10-11页 |
1.2 聚氨酯电缆接头灌封胶的环保化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.1 煤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 | 第11页 |
1.2.2 沥青型聚氨酯防水涂料 | 第11-12页 |
1.2.3 石油树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 | 第12页 |
1.2.4 古马隆型聚氨酯防水涂料 | 第12-13页 |
1.3 阻燃型聚氨酯电缆接头灌封胶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3.1 卤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 | 第13-14页 |
1.3.2 磷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 | 第14页 |
1.3.3 氮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 | 第14页 |
1.3.4 镁-铝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 | 第14页 |
1.3.5 硅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 | 第14-15页 |
1.4 聚氨酯电缆接头灌封胶的阻燃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极限氧指数(LOI)法 | 第15页 |
1.4.2 水平和垂直燃烧法 | 第15页 |
1.4.3 烟密度法 | 第15页 |
1.4.4 锥形量热仪(CONE)法 | 第15-16页 |
1.5 聚氨酯电缆接头灌封胶的阻燃研究方法扩展 | 第16页 |
1.6 课题的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9页 |
1.6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6.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6.3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6.4 课题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透明环保型PU电缆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19-26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19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19页 |
2.1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3 性能测试 | 第20页 |
2.3.1 力学性能测试 | 第20页 |
2.3.2 透明性能测试 | 第20页 |
2.3.3 绝缘性能测试 | 第20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0-24页 |
2.4.1 填充剂种类对PU电缆胶性能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2.4.2 配方优化对PU电缆胶性能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阻燃型PU电缆胶的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| 第26-33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26-27页 |
3.1.1 实验原料 | 第26-27页 |
3.1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7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7页 |
3.3 性能测试 | 第27页 |
3.3.1 极限氧指数法(LOI) | 第27页 |
3.3.2 垂直燃烧法 | 第27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2页 |
3.4.1 阻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极限氧指数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4.2 阻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燃烧时间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阻燃型PU电缆胶的阻燃研究方法扩展 | 第33-46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33页 |
4.1.1 实验原料 | 第33页 |
4.1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33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33页 |
4.3 性能测试 | 第33页 |
4.3.1 燃烧法 | 第33页 |
4.3.2 热分析法 | 第33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5页 |
4.4.1 阻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质量损失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| 第33-41页 |
4.4.2 阻燃剂种类对PU电缆胶耐分解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阻燃剂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其他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46-59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46页 |
5.1.1 实验原料 | 第46页 |
5.1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6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46页 |
5.3 性能测试 | 第46页 |
5.3.1 力学性能测试 | 第46页 |
5.3.2 透明性能测试 | 第46页 |
5.3.3 绝缘性能测试 | 第46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7页 |
5.4.1 阻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5.4.2 阻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绝缘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5.4.3 阻燃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PU电缆胶透明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9页 |
6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