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信用对中国上市公司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 论文主要章节与内容安排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26页 |
2.1 商业信用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2.2 商业信用动机研究 | 第17-19页 |
2.2.1 商业信用融资性动机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商业信用经营性动机研究 | 第19页 |
2.3 商业信用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3.1 企业规模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3.2 产权结构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4 商业信用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 | 第21-26页 |
2.4.1 理论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4.2 实证证据 | 第24-26页 |
3 研究设计 | 第26-30页 |
3.1 研究假说 | 第26-27页 |
3.2 运营绩效的测度 | 第27页 |
3.3 商业信用的测度 | 第27-28页 |
3.4 实证模型 | 第28-30页 |
4 实证结果 | 第30-49页 |
4.1 样本和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4.2 描述性统计 | 第31-32页 |
4.3 对假说H1的检验 | 第32-33页 |
4.4 对假说H2的检验 | 第33-37页 |
4.4.1 所有权性质 | 第34页 |
4.4.2 行业性质 | 第34-36页 |
4.4.3 市场化程度 | 第36-37页 |
4.5 稳健性检验 | 第37-46页 |
4.5.1 工具变量法 | 第37-39页 |
4.5.2 公司固定效应 | 第39-40页 |
4.5.3 更长的预测时间窗 | 第40-42页 |
4.5.4 信贷政策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4.5.5 包括2008年之前观测样本 | 第44-45页 |
4.5.6 双重聚类 | 第45-46页 |
4.6 作用机制 | 第46-49页 |
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49-5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50-53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