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实证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| ·国外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文献研究 | 第13-16页 |
| ·关于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果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关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内关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| 第三章 审计委员会的理论概述 | 第18-29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| 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8页 |
| ·公司治理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的理论分析 | 第19-24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的演进过程 | 第19-22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| 第22-24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特征 | 第24-29页 |
| ·独立性 | 第24-25页 |
| ·专业性 | 第25-26页 |
| ·尽职性 | 第26-27页 |
| ·权威性 | 第27-29页 |
| 第四章 我国审计委员会发展的现状分析 | 第29-34页 |
| ·由制度规范看我国审计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| 第29-30页 |
| ·我国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并存的公司治理模式 | 第30-32页 |
| ·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情况 | 第32-34页 |
| 第五章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| 第34-44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审计意见的相关实证研究 | 第35-39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5-36页 |
| ·样本选取与变量界定 | 第36页 |
| ·模型设立 | 第36-37页 |
| ·实证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特征与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 | 第39-44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9-40页 |
| ·样本选取与变量界定 | 第40-41页 |
| ·模型设立 | 第41页 |
| ·实证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44-48页 |
| ·本文结论 | 第44-45页 |
| ·提高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建议 | 第45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在学研究成果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