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旅游需求偏好的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1.1 康养旅游需求的产生 | 第10-11页 |
1.1.2 康养旅游供给涌现 | 第11-12页 |
1.1.3 国家政策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| 第12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| 第19-35页 |
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2.1.1 康养旅游概念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1.2 宏观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| 第20页 |
2.1.3 专项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1.4 康养旅游市场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2.2.1 康养旅游相关概念研究 | 第22页 |
2.2.2 康养旅游的开发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3 国内外文献述评 | 第23-24页 |
2.4 康养旅游概念界定 | 第24-31页 |
2.4.1 康养旅游相关概念 | 第24-25页 |
2.4.2 康养旅游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2.4.3 康养旅游的分类 | 第26-31页 |
2.5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1-35页 |
2.5.1 旅游偏好理论 | 第31页 |
2.5.2 旅游需求理论 | 第31-32页 |
2.5.3 旅游动机理论 | 第32页 |
2.5.4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现状与问题 | 第35-57页 |
3.1 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宏观环境 | 第35-42页 |
3.1.1 地理区位与交通 | 第35页 |
3.1.2 自然环境 | 第35-38页 |
3.1.3 社会经济环境 | 第38-40页 |
3.1.4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| 第40-42页 |
3.2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现状与潜在资源 | 第42-53页 |
3.2.1 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| 第42-44页 |
3.2.2 陕西省康养旅游潜在资源 | 第44-53页 |
3.3 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存在问题 | 第53-57页 |
3.3.1 开发深度不够,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| 第53-54页 |
3.3.2 宣传成本高,康养形象塑造难 | 第54-55页 |
3.3.3 供需不平衡,缺乏对游客需求的了解 | 第55页 |
3.3.4 康养旅游产品单一 | 第55-56页 |
3.3.5 康养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康养旅游需求偏好分析 | 第57-80页 |
4.1 问卷调研 | 第57-59页 |
4.1.1 调研内容 | 第57页 |
4.1.2 问卷设计与指标选取 | 第57-58页 |
4.1.3 调研过程 | 第58页 |
4.1.4 人口统计特征描述 | 第58-59页 |
4.2 影响康养旅游因素分析 | 第59-64页 |
4.2.1 数据样本有效性检验 | 第59页 |
4.2.2 影响因素均值比较描述 | 第59-61页 |
4.2.3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| 第61-64页 |
4.3 康养旅游动机分析 | 第64-67页 |
4.3.1 数据样本有效性检验 | 第64页 |
4.3.2 动机均值比较描述 | 第64-65页 |
4.3.3 动机因子分析 | 第65-67页 |
4.4 康养旅游信息渠道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4.1 数据样本有效性检验 | 第67页 |
4.4.2 信息渠道均值比较描述 | 第67-68页 |
4.4.3 信息渠道因子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5 不同类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分析 | 第69-76页 |
4.5.1 理论模型构建 | 第70页 |
4.5.2 养生文化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| 第70-72页 |
4.5.3 服务接待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| 第72-73页 |
4.5.4 自然环境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| 第73-75页 |
4.5.5 社会关系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| 第75-76页 |
4.6 康养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| 第76-80页 |
4.6.1 康养旅游花费特征 | 第76-77页 |
4.6.2 康养旅游目的地选择 | 第77-78页 |
4.6.3 康养旅游停留时间 | 第78页 |
4.6.4 进行康养旅游的季节 | 第78-80页 |
第五章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建议与启示 | 第80-92页 |
5.1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原则 | 第80-81页 |
5.1.1 独特性原则 | 第80页 |
5.1.2 保护与开发相协调原则 | 第80页 |
5.1.3 市场导向原则 | 第80-81页 |
5.1.4 互动原则 | 第81页 |
5.2 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区域与产品 | 第81-85页 |
5.2.1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思路 | 第81-82页 |
5.2.2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核心区域与辅助区域 | 第82-84页 |
5.2.3 康养旅游开发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 | 第84-85页 |
5.3 陕西省康养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| 第85-92页 |
5.3.1 主要客源市场 | 第86-87页 |
5.3.2 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康养旅游产品 | 第87-89页 |
5.3.3 注重康养旅游产品多元化 | 第89页 |
5.3.4 陕西省康养旅游宣传策略 | 第89-91页 |
5.3.5 政府政策的支持 | 第91页 |
5.3.6 开发模式灵活多样性 | 第91页 |
5.3.7 加强康养旅游人才的培养 | 第91-9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92-95页 |
6.1 主要结论与启示 | 第92-93页 |
6.2 创新之处 | 第93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0页 |
附录 | 第100-10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2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