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挝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产业结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8-19页 |
一、产业 | 第18页 |
二、产业结构 | 第18-19页 |
三、产业结构调整 | 第19页 |
第二节 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一、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| 第19-21页 |
二、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模式理论 | 第21-2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老挝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| 第23-34页 |
第一节 老挝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| 第23-24页 |
一、第一阶段:1990年到2005年 | 第23页 |
二、第二阶段:2006年到现在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老挝产业结构的现状 | 第24-32页 |
一、三次产业产值构成 | 第24-26页 |
二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| 第26-31页 |
三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| 第31-3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老挝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4-40页 |
第一节 老挝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7页 |
一、产业发展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| 第34页 |
二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仍需改善问题 | 第34-35页 |
三、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 | 第35-36页 |
四、人才结构性失衡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老挝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7-38页 |
一、改革开放处于起步阶段 | 第37页 |
二、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 | 第37页 |
三、粗放式经营方式阻碍产业结构发展 | 第37-38页 |
四、教育投资水平偏低,投资结构不合理 | 第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老挝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| 第40-53页 |
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| 第40-43页 |
一、需求因素 | 第40页 |
二、供给因素 | 第40-41页 |
三、技术进步 | 第41-42页 |
四、对外贸易 | 第42-43页 |
五、政府政策 | 第43页 |
第二节 老挝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3-51页 |
一、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,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| 第44-45页 |
二、自然资源的富有,使资源型产业得到优先发展 | 第45-46页 |
三、人力资本的缺乏,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度和效率 | 第46-47页 |
四、技术水平的落后,制约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 | 第47-48页 |
五、对外贸易的增加,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日趋合理 | 第48-51页 |
六、优惠政策的制定,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| 第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六章 老挝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| 第53-57页 |
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 | 第53页 |
第二节 改善三大产业内部结构 | 第53-54页 |
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 | 第54页 |
第四节 大力加强教育水平,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| 第54-55页 |
第五节 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加以引导和控制 | 第55页 |
第六节 产业结构调整时应兼顾资源环境问题 | 第55-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第一节 主要结论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58页 |
一、本文的创新 | 第58页 |
二、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| 第58页 |
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