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发动机排气系统冷却降温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气体掺混冷却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低温液体冷却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喷水雾化降温数值仿真基理 | 第17-36页 |
2.1 雾化喷嘴数值仿真方法及基理 | 第17-22页 |
2.1.1 雾化喷嘴工作机理 | 第18-19页 |
2.1.2 喷嘴流场特性仿真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1.3 喷嘴雾化特性仿真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 喷水降温流场数值仿真方法及基理 | 第22-30页 |
2.2.1 喷水降温机理 | 第23-24页 |
2.2.2 喷水降温数值分析原理 | 第24-26页 |
2.2.3 未喷水流场数值分析原理 | 第26-30页 |
2.3 喷水降温数值模型 | 第30-34页 |
2.3.1 排气气体组分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3.2 雾化颗粒曳力模型 | 第31-33页 |
2.3.3 雾化颗粒碰壁模型 | 第33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雾化喷嘴性能研究 | 第36-51页 |
3.1 喷水流量理论计算 | 第36-39页 |
3.1.1 物性参数 | 第36-38页 |
3.1.2 理论计算 | 第38-39页 |
3.2 雾化喷嘴在排气系统中的布置设计 | 第39-42页 |
3.2.1 雾化喷嘴类型选择 | 第39-40页 |
3.2.2 螺旋喷嘴型号选择 | 第40-41页 |
3.2.3 管路布置设计 | 第41-42页 |
3.3 雾化喷嘴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50页 |
3.3.1 CFD模型建立 | 第42-43页 |
3.3.2 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| 第43-45页 |
3.3.3 外部流场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3.3.4 孔径变化对喷嘴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3.5 喷水流量变化对喷射流型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排气系统喷水降温特性分析 | 第51-67页 |
4.1 排气系统未降温时流场数值仿真 | 第51-55页 |
4.1.1 CFD模型建立 | 第51-53页 |
4.1.2 排气系统流场分布 | 第53-55页 |
4.2 消声器管段喷水降温特性分析 | 第55-64页 |
4.2.1 CFD模型建立 | 第55-56页 |
4.2.2 喷水流量对消声器内部压力场的影响特性分析 | 第56-60页 |
4.2.3 喷水流量对消声器内部温度场的影响特性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2.4 冷却水温对消声器内部温度场的影响特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 排气系统喷水降温后流场仿真 | 第64-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柴油机排气系统喷水降温实验验证 | 第67-77页 |
5.1 实验台架的搭建 | 第67-72页 |
5.1.1 总体设计思路 | 第67-68页 |
5.1.2 实验仪器选型 | 第68-71页 |
5.1.3 参数测量方法 | 第71-72页 |
5.2 台架调试与预备试验 | 第72-75页 |
5.2.1 喷嘴雾化性能调试 | 第72-73页 |
5.2.2 喷水雾化装置装台调试 | 第73-75页 |
5.3 喷水雾化装置台架试验测试 | 第75-76页 |
5.3.1 喷水流量对压力场的影响探究实验 | 第75-76页 |
5.3.2 喷水流量对温度场的影响探究实验 | 第7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