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特殊地区筑路论文

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加筋加固特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湿陷性黄土控制指标的研究现状第10-18页
    1.3 湿陷性黄土加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试验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理论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数值模拟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4 三向格栅的研究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结构特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三向格栅的性能研究第24页
    1.5 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6页
第二章 材料特性与试验研究方法第26-36页
    2.1 材料特性第26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土样的液塑限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比重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黄土的击实特性试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黄土的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现场试验测点布置第28-31页
    2.3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点位移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测斜管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柔性位移计第34-36页
第三章 湿陷性黄土CBR与E0相关关系第36-59页
    3.1 湿陷性黄土CBR与E0相关性第3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襄汾土样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万荣土样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神河土样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孝义土样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临县土样第46-48页
    3.2 静压成型方式条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8-53页
    3.3 黄土CBR标准的探讨第53-55页
    3.4 湿陷性黄土E0的合理选取规则第55-5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6-59页
第四章 黄土地区路基加筋三维变形特性的细观研究第59-71页
    4.1 拉拔试验颗粒流模型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填料类椭球颗粒的二次开发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平行黏结模型与土工格栅建模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值模拟步骤及测量变量布置第61-62页
    4.2 模拟结果细观结构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值模型验证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配位数变化规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局部孔隙率变化规律第64页
    4.3 拉拔阻力组成及演化规律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拉拔阻力及格栅与土样界面的抗剪强度计算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摩擦阻力与承载阻力发展规律第66-67页
    4.4 黄土颗粒粒径对三向格栅性能的离散元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粗集料置换模型强度计算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粗集料加筋性能优化机理的宏细观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69-71页
主要的结论和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论文主要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 展望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8页
附表第78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铁路客运专线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研究
下一篇:红砂岩路基填筑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