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各种桥梁论文--桥梁:按结构分论文--拱式桥论文

西甘铁路跨丹拉高速系杆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系杆拱桥的发展与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系杆拱桥的发展历程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内发展现状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及论文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4页
2 拱脚分析第14-30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2.2 MIDAS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浇筑钢管内混凝土后计算结果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1-11号吊杆张拉阶段计算结果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运营阶段计算结果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十年收缩徐变第21-23页
    2.3 拱脚局部ANSYS精细计算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2.4 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浇筑钢管内混凝土后结构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吊杆张拉阶段结构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运营阶段结构内力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十年收缩徐变结构内力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拱脚局部传力特性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拱梁连接处圆弧段受力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钢管混凝土构件传力性能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2.6 结论第28-30页
3 拱肋三维稳定性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 3.1 稳定计算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拱桥稳定性计算理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第一类稳定问题的有限元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3.2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的建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横载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活载的施加第32-33页
    3.3 稳定分析结果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维整体线弹性稳定分析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全桥布载线弹性稳定性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拱肋间横向连接系进行不同假设的稳定性分析第36页
    3.4 结论第36-38页
4 横向应力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8页
    4.2 横桥向加载工况第38-40页
    4.3 三维实体模型横向应力分析第40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三维实体计算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恒载作用下的应力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工况一、二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工况二车辆荷载和恒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竖向位移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三维模型计算总结第49-50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50-51页
5 施工仿真分析及研究第51-58页
    5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施工阶段及成桥计算简图第51-52页
    5.2 各施工阶段内力、应力计算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施工阶段及成桥计算简图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吊杆索力计算第55-57页
    5.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57-58页
6 现场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步骤第58-61页
    6.1 施工工艺流程第58-59页
    6.2 施工步骤第59-61页
7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第61-76页
    7.1 预拱度的设置第61-63页
    7.2 摩阻、锚口、喇叭口损失试验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摩阻损失组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摩阻试验仪器布设第64-65页
    7.3 主梁与拱肋控制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主梁高程控制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主梁应力监测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拱肋高程控制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拱肋应力控制第68页
    7.4 超声波探测法检测混凝土密实程度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超声波探测原理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超声波判别前提条件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检测方法第71-72页
    7.5 索力测试与调整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7.5.1 索力测试重要性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7.5.2 索力测试仪器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用途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性能技术指标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仪器安装与测量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4)工作原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7.5.3 索力公式参数设置第74-76页
结论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蒸汽回转干燥技术在煤泥干燥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现代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系统项目风险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