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1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9页 |
1.2 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| 第9-14页 |
1.2.1 氧化法 | 第10-12页 |
1.2.2 化学气相沉积(CVD) | 第12页 |
1.2.3 接枝改性法 | 第12-13页 |
1.2.4 聚合物涂层法 | 第13-14页 |
1.2.5 等离子体法 | 第14页 |
1.2.6 其他 | 第14页 |
1.3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9页 |
1.3.1 氧化石墨烯的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3.2 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的改性 | 第16-17页 |
1.3.3 氧化石墨烯对聚合物的改性 | 第17-19页 |
1.4 课题的研究意义、思路及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实验 | 第21-29页 |
2.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| 第21-23页 |
2.1.1 实验原料及试剂 | 第21-22页 |
2.1.2 实验仪器和设备 | 第22-23页 |
2.2 氧化石墨烯(GO)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3 测试与表征 | 第24-29页 |
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4页 |
2.3.2 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24页 |
2.3.3 拉曼光谱 | 第24页 |
2.3.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| 第24页 |
2.3.5 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 | 第24-25页 |
2.3.6 碳纤维表面能 | 第25-27页 |
2.3.7 碳纤维/PA6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聚合物涂层法对碳纤维表面及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| 第29-41页 |
3.1 聚合物涂层法处理碳纤维 | 第29-31页 |
3.1.1 聚合物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| 第29-31页 |
3.1.2 聚合物涂层的处理方法 | 第31页 |
3.2 聚合物浓度对碳纤维表面能及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3.2.1 聚合物浓度对碳纤维表面涂层均匀性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2.2 聚合物浓度对碳纤维表面能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2.3 聚合物浓度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3 聚合物种类对碳纤维表面能及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3.3.1 不同聚合物涂层对碳纤维表面能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3.2 聚合物种类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化学接枝对碳纤维表面及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| 第41-54页 |
4.1 化学接枝法处理碳纤维 | 第41-43页 |
4.1.1 碳纤维表面前处理 | 第41-42页 |
4.1.2 表面接枝APA6 | 第42页 |
4.1.3 表面接枝GO/APA6 | 第42-43页 |
4.2 化学接枝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3 接枝后碳纤维XPS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4 接枝后碳纤维的结构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5 碳纤维单丝强度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6 接枝对碳纤维/PA6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6.1 碳纤维/PA6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6.2 碳纤维/PA6复合材料界面脱粘处形貌 | 第52-53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附录A GO/APA6、GO/PA6树脂照片 | 第61-62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