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 
| 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 
| 1.1 引言 | 第13-14页 | 
| 1.2 综述 | 第14-19页 | 
|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19-28页 | 
| 2.1 研究对象 | 第19-21页 | 
| 2.1.1 患者资料 | 第19-20页 | 
| 2.1.2 患者入选标准 | 第20-21页 | 
| 2.2 主要仪器 | 第21-24页 | 
| 2.3 手术方法和步骤 | 第24-25页 | 
| 2.4 术后处理 | 第25页 | 
| 2.5 观察指标 | 第25-26页 | 
| 2.5.1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| 第25-26页 | 
| 2.5.2 眼压 | 第26页 | 
| 2.5.3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| 第26页 | 
| 2.5.4 手术时长 | 第26页 | 
| 2.5.5 超声累积释放能量(CDE)和超声时间(UST) | 第26页 | 
| 2.5.6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| 第26页 | 
| 2.6 统计学方法 | 第26-28页 | 
| 第3章 结果 | 第28-32页 | 
| 3.1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(BCVA) | 第28页 | 
| 3.2 眼压(IOP) | 第28-29页 | 
| 3.3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| 第29-30页 | 
| 3.4 手术时长 | 第30页 | 
| 3.5 超声累积释放能量(CDE)和超声时间(UST) | 第30-31页 | 
| 3.6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| 第31-32页 | 
| 第4章 讨论 | 第32-41页 | 
| 4.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 | 第32-33页 | 
| 4.2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手术难点 | 第33页 | 
| 4.3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 
| 4.4 玻璃体腔灌注系统的优势 | 第34-35页 | 
| 4.5 研究结果讨论 | 第35-39页 | 
| 4.5.1 术后视力 | 第35页 | 
| 4.5.2 眼压 | 第35-36页 | 
| 4.5.3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| 第36-37页 | 
| 4.5.4 手术时长 | 第37页 | 
| 4.5.5 超声累积释放能量(CDE)和超声时间(UST) | 第37-38页 | 
| 4.5.6 手术并发症 | 第38-39页 | 
| 4.6 手术技巧 | 第39-41页 | 
| 第5章 结论 | 第41-4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2-50页 | 
|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0-51页 | 
| 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