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岩蠕变断裂及水的流固耦合试验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1 流固耦合试验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3.2 岩石流变试验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目的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5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2 砂岩的蠕变及流固耦合试验研究 | 第15-41页 |
2.1 引言 | 第15-16页 |
2.2 岩石取样与试样制备 | 第16页 |
2.3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| 第16-17页 |
2.4 岩石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| 第17页 |
2.5 仪器设备 | 第17-18页 |
2.6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7 三轴蠕变试验 | 第19-36页 |
2.7.1 实验装置 | 第19-20页 |
2.7.2 试验步骤 | 第20-23页 |
2.7.3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23-36页 |
2.8 卸围压蠕变曲线 | 第36-37页 |
2.9 破坏形态 | 第37-38页 |
2.10 本章小结 | 第38-41页 |
3 岩体非线性蠕变模型研究 | 第41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41页 |
3.2 经验模型 | 第41-42页 |
3.3 元件模型 | 第42-43页 |
3.4 岩石损伤断裂模型 | 第43-45页 |
3.5 内时流变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| 第45页 |
3.6 弹粘塑性模型 | 第45-46页 |
3.7 本文采用的流变模型 | 第46-51页 |
3.7.1 非线性流变模型的建立方法 | 第46页 |
3.7.2 模型选取 | 第46-48页 |
3.7.3 流变模型参数辨识 | 第48-49页 |
3.7.4 参数辨识原理 | 第49页 |
3.7.5 流变模型参数辨识结果 | 第49-51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4 岩体蠕变-渗流耦合理论 | 第53-61页 |
4.1 概述 | 第53页 |
4.2 蠕变-渗流耦合分析的平衡方程 | 第53-54页 |
4.2.1 平衡方程的基本格式 | 第53-54页 |
4.2.2 平衡方程的时间离散 | 第54页 |
4.3 蠕变-渗流耦合分析的连续性方程 | 第54-60页 |
4.3.1 连续性方程的基本格式 | 第55-59页 |
4.3.2 连续性方程的空间离散 | 第59-60页 |
4.3.3 连续方程的时间离散 | 第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5 数值模拟三轴蠕变试验 | 第61-71页 |
5.1 引言 | 第61页 |
5.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| 第61-62页 |
5.3 ANSYS数值模拟及其蠕变分析方法 | 第62-63页 |
5.3.1 ANSYS软件简介 | 第62-63页 |
5.3.2 ANSYS蠕变分析方法 | 第63页 |
5.4 ANSYS数值模拟三轴蠕变试验 | 第63-69页 |
5.4.1 数值模拟过程 | 第63-64页 |
5.4.2 模型选取及参数确定 | 第64-65页 |
5.4.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5-68页 |
5.4.4 数值模拟验证岩石三轴蠕变试验 | 第68-6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6.1 结论 | 第71页 |
6.2 展望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附录 | 第81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81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