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--基于反馈策略视角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1.2.1 机构投资者 | 第17页 |
1.2.2 个人投资者 | 第17-18页 |
1.2.3 反馈策略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| 第22-32页 |
2.1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2-23页 |
2.2 反馈策略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2.1 噪声与噪声交易 | 第23-24页 |
2.2.2 自我归因偏差和过度自信 | 第24-25页 |
2.2.3 启发式偏差 | 第25-26页 |
2.2.4 损失厌恶和心理账户 | 第26-27页 |
2.3 机构与个人反馈策略文献综述 | 第27-32页 |
2.3.1 机构投资者反馈策略研究 | 第27-30页 |
2.3.2 个人投资者反馈策略研究 | 第30页 |
2.3.3 研究述评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概况 | 第32-39页 |
3.1 机构投资者发展历程 | 第32-33页 |
3.2 主要机构投资者类型 | 第33-37页 |
3.2.1 基金 | 第33-35页 |
3.2.2 保险公司 | 第35页 |
3.2.3 社保基金 | 第35-36页 |
3.2.4 券商 | 第36-37页 |
3.2.5 QFII | 第37页 |
3.3 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反馈策略实证分析 | 第39-53页 |
4.1 研究方法与模型 | 第39-41页 |
4.1.1 分析与假设 | 第39-40页 |
4.1.2 研究模型 | 第40-41页 |
4.2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| 第41-44页 |
4.2.1 机构投资者样本数据 | 第41-43页 |
4.2.2 个人投资者样本数据 | 第43-44页 |
4.3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3页 |
4.3.1 机构投资者检验结果 | 第44-50页 |
4.3.2 个人投资者检验结果 | 第50-53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3-5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53-55页 |
5.2.1 完善投资者结构,发展多类别机构投资者 | 第54页 |
5.2.2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募基金评价体系 | 第54-55页 |
5.2.3 丰富投资类产品,增加盈利渠道 | 第55页 |
5.2.4 加强投资者教育,培养理性投资观念 | 第55页 |
5.3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