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输配电技术论文--无导线输电论文

车辆动态无线供电三相耦合机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7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耦合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静态耦合机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动态阵列式耦合机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动态导轨式耦合机构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三相动态耦合机构的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耦合机构研究现状综述第19-20页
    1.3 耦合机构中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现状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被动屏蔽技术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电磁兼容防护标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现状综述第24-25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第2章 三相Ⅰ型耦合机构的结构与补偿网络研究第27-5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三相Ⅰ型耦合机构的工作原理第27-30页
    2.3 耦合机构的结构特性第3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磁芯材料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接收线圈尺寸与耦合机构性能的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发射线圈绕线方式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发射线圈绕线位置对耦合性能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导轨磁芯结构参数对耦合性能的影响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接收端磁芯的结构特性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极距与传输距离的关系第42页
    2.4 三相耦合机构的补偿网络第42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接收端补偿网络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发射端三相补偿网络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相间互感不对称对系统的影响分析第5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3章 三相Ⅰ型耦合机构的设计方法研究第53-7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3.2 耦合机构的选型第53-54页
    3.3 三相Ⅰ型耦合机构的设计方法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结构设计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补偿网络设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参数设计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3.4 三相Ⅰ型耦合机构设计第5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结构设计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补偿网络设计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参数设计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损耗计算与校验第66-7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4章 耦合机构的电磁安全性研究第72-8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2页
    4.2 耦合机构的电磁辐射类型第72-74页
    4.3 导电金属屏蔽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导电金属的屏蔽效能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铝板对耦合性能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屏蔽位置对屏蔽效能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孔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4.4 导磁材料屏蔽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导磁材料的屏蔽效能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导磁材料位置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接收端平板型磁芯的屏蔽效能第84-85页
    4.5 车身底盘的影响第85-8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第5章 平台搭建及实验验证第87-9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7页
    5.2 实验平台搭建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三相Ⅰ型耦合机构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三相高频逆变源及副边整流电路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相间互感匹配第89-90页
    5.3 补偿网络配谐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补偿电感配谐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线圈自感配谐第92页
    5.4 耦合机构性能实验验证第92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耦合机构的电路特性验证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耦合机构设计方法验证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动态无线供电过程中输出功率稳定性的验证第95-9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6-97页
结论第97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02-103页
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第103-104页
致谢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iC MOSFET的高功率密度FSBB变换器研究
下一篇:直线型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