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功能材料论文

钼/钒酸盐微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体积效应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表面效应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量子尺寸效应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12页
    1.3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纳米材料在发光领域中的应用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纳米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纳米材料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第19-21页
    1.4 钼酸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钼酸盐的性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钼酸盐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第22页
    1.5 钒酸盐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钒酸盐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钒酸镧(LaVO_3、La VO_4)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钒酸银(AgVO_3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钒酸铋(BiVO_4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钒酸铟(InVO_4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6 钒酸锂(LiV3_O_8)第26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6-28页
第二章 稀土掺杂BaMoO_4白光LED用荧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8-3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8-30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和装置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方法及流程第30页
    2.3 BaMoO_4:Eu~(3+)荧光粉的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T-IR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荧光性能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CIE色坐标第35-3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稀土掺杂钒酸镧纳米晶的制备与荧光性能研究第37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和装置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方法及流程第38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结构和形貌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荧光性能的表征与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钒酸银(AgVO_3)纳米线的制备与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第43-6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-47页
    4.2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简介第47-49页
    4.3 实验部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原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仪器与装置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方法及流程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水热法制备AgVO_3及原位制备Ag/AgVO_3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结构和形貌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4.5 NaBH4还原制备Ag纳米颗粒附着的纳米线(Ag/AgVO_3)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实验流程和结果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4.6 AgVO_3和Ag/AgVO_3纳米线的光学性质和能带结构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AgVO_3纳米线的紫外-可见(UV-Vis)吸收光谱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AgVO_3的能带结构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FDTD仿真分析等离子共振效应第57-60页
    4.7 原位生长Ag纳米颗粒对AgVO_3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射频识别技术在井下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NiFe薄膜AMR效应及器件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