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西北地区气候背景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.2 近地层风场、水汽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研究重点和方案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16-24页 |
2.1 资料简介 | 第16-17页 |
2.2 方法介绍 | 第17-24页 |
2.2.1 气旋性风切变的辨识 | 第17-18页 |
2.2.2 趋势系数计算 | 第18-19页 |
2.2.3 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| 第19-20页 |
2.2.4 Mann—Kendall(MK)检验 | 第20-21页 |
2.2.5 奇异值分解(SVD) | 第21-22页 |
2.2.6 相似离度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水汽变化及转型特征 | 第24-37页 |
3.1 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水汽的时空演变特征 | 第24-26页 |
3.2 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水汽的气候分区 | 第26-27页 |
3.3 各气候影响区低层候平均水汽与风场演变特征 | 第27-30页 |
3.3.1 各气候区700hPa候平均风场与水汽逐年演变 | 第27-28页 |
3.3.2 各气候区低层700hPa水汽各年代年内分布 | 第28-30页 |
3.4 各气候影响区低层水汽的突变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5 环流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水汽异常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5.1 夏季700hPa水汽异常年份的环流背景差异 | 第31-33页 |
3.5.2 各气候区低层水汽突变前后对应低层风场的差异 | 第33-34页 |
3.6 小结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西北地区东部低层风的协同性差异对区域水汽的影响 | 第37-54页 |
4.1 西北地区东部低层风切变频次与水汽的SVD分解 | 第37-41页 |
4.1.1 西北地区东部低层700hPa年气旋性切变点频次的演变特征 | 第37-38页 |
4.1.2 气旋性风切变频次与水汽的SVD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2 低层风辐合辐散与水汽变化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经、纬向风变化对水汽贡献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3.1 经、纬向风变化对水汽贡献的逐侯时间演变 | 第43-46页 |
4.3.2 经、纬向风变化对水汽贡献的逐月时间演变 | 第46-47页 |
4.4 各气候区低层风场的协同性差异对水汽分布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4.4.1 各气候区700hPa散度场相似离度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4.2 夏季7月低层风场协同与不协同年各区域之间风场配置对水汽分布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4.6 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近30a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及可能成因 | 第54-62页 |
5.1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 | 第54-56页 |
5.1.1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年平均分布及年际演变 | 第54-55页 |
5.1.2 夏季降水EOF分解 | 第55-56页 |
5.2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| 第56-60页 |
5.2.1 夏季降水与水汽输送的相关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2.2 夏季水汽输送对降水变化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5.3 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