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2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1.2.1 研究大学生环境风险感知、预期情绪和环境行为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| 1.2.2 研究大学生环境风险感知、预期情绪和环境行为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| 1.3 以往研究不足 | 第11-12页 |
| 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5页 |
| 2.1 环境行为研究回顾 | 第12-16页 |
| 2.1.1 环境行为的定义 | 第12页 |
| 2.1.2 环境行为的结构/理论 | 第12-15页 |
| 2.1.3 环境行为的测量 | 第15页 |
| 2.1.4 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| 2.2 环境风险感知研究回顾 | 第16-20页 |
| 2.2.1 环境风险感知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| 2.2.2 环境风险感知的结构和测量/影响因素 | 第17-18页 |
| 2.2.3 环境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| 2.3 预期情绪研究回顾 | 第20-23页 |
| 2.3.1 预期情绪的定义 | 第20页 |
| 2.3.2 预期情绪的测量 | 第20-21页 |
| 2.3.3 预期情绪的相关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| 2.4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| 第23-25页 |
| 第3章 总实验方案 | 第25-27页 |
| 3.1 研究思路 | 第25页 |
| 3.2 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| 3.3 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3.3.1 问卷法 | 第26页 |
| 3.3.2 调查问卷法 | 第26页 |
| 3.3.3 统计分析法 | 第26-27页 |
| 第4章 大学生环境风险感知与环境行为现状研究 | 第27-31页 |
| 4.1 研究目的 | 第27页 |
| 4.2 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4.2.1 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| 4.2.2 研究材料 | 第27-28页 |
| 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4.3.1 环境风险感知现状 | 第28-29页 |
| 4.3.2 环境行为现状 | 第29页 |
| 4.3.3 环境风险感知与环境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、回归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4.3.4 环境风险感知与环境行为之间的方差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第5章 环境风险感知与预期情绪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| 第31-42页 |
| 5.1 研究目的 | 第31页 |
| 5.2 研究设计 | 第31页 |
| 5.3 研究对象 | 第31页 |
| 5.4 实验材料及设备 | 第31-32页 |
| 5.5 实验程序 | 第32-36页 |
| 5.5.1 预实验 | 第32-35页 |
| 5.5.2 正式实验 | 第35-36页 |
| 5.6 结果分析 | 第36-42页 |
| 5.6.1 预实验结果 | 第36-38页 |
| 5.6.2 正式实验结果 | 第38-42页 |
| 第6章 讨论 | 第42-46页 |
| 6.1 大学生环境风险感知与环境行为的基本特点 | 第42-43页 |
| 6.2 大学生环境风险感知、预期情绪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| 6.3 预期情绪在环境风险感知与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| 第44-46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7.1 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| 7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| 附录 实验一:雾霾天气风险认知与环境行为调查问卷 | 第54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