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美文化视角下的网络情景喜剧研究--以优酷网为中心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一、研究对象和现状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价值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网络情景剧的概况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网络情景剧的诞生及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网络情景喜剧发展的原因 | 第13-15页 |
一、视频网站的主动转型 | 第13-14页 |
二、网民数量激增和文化消费需求提高 | 第14-15页 |
三、互联网技术革新下的产品价值提升 | 第15页 |
第三节 网络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8页 |
一、初创期 | 第15-16页 |
二、发展期 | 第16页 |
三、成熟期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初创期的优酷网络情景喜剧——求稳 | 第18-31页 |
第一节 鲜明的传统电视情景喜剧特征 | 第18-24页 |
一、中国式的幽默语言 | 第18-19页 |
二、塑造中心化的人物形象 | 第19-21页 |
三、具有时代特色的故事情节 | 第21-23页 |
四、标志性的“灌装笑声”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依托网络媒介形成的新特性 | 第24-28页 |
一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| 第24-25页 |
二、为广告品牌定制专属内容 | 第25-28页 |
第三节 网络情景喜剧的审美呈现与文化解读 | 第28-31页 |
一、娱乐至上:日常生活审美化 | 第28-29页 |
二、文化视角:视觉文化的转向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发展期的优酷网络情景喜剧——求新 | 第31-47页 |
第一节 对传统审美习惯的颠覆 | 第31-37页 |
一、对审美对象的颠覆 | 第31-34页 |
二、对于剧情表现内容及其方式的颠覆 | 第34-37页 |
第二节 审美趣味的重新建构 | 第37-40页 |
一、黑屏矩形文字阵 | 第37-38页 |
二、别出心裁的后期特效 | 第38-39页 |
三、内容的巧谐化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以“丑为美”的审美倾向凸显 | 第40-43页 |
一、人物形象的丑 | 第40-42页 |
二、对丑陋现实的揭示和暗讽 | 第42-43页 |
第四节 “另类”审美——多元文化观念 | 第43-47页 |
一、网络狂欢:对崇高精神的消解与解构 | 第43-44页 |
二、压力宣泄:消费文化中的影像与快感 | 第44-47页 |
第四章 成熟期的优酷网络情景喜剧——求质 | 第47-55页 |
第一节 由粗鄙走向精致的影视造型 | 第47-51页 |
一、动画特效和花字让画面“如此欢脱” | 第47-50页 |
二、精致的特效营造“大片感” | 第50-51页 |
第二节 逐渐倾向于“电视剧化”叙事模式 | 第51-55页 |
一、增加时长,内容偏剧情化 | 第51-53页 |
二、台词设计偏日常化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9页 |
一、过度娱乐化使喜剧艺术性下降 | 第55-57页 |
二、同质化导致喜剧生命力下降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附录:优酷网络情景喜剧一览表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