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语义技术的任务—设备匹配机制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8页 |
1.2 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.1 全球对地观测系统 | 第10-11页 |
1.3.2 智慧地球与感知中国 | 第11-12页 |
1.3.3 国内外大型项目 | 第12-14页 |
1.4 关键问题描述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分析 | 第17-29页 |
2.1 研究内容 | 第17-20页 |
2.2 工业化标准——SWE体系架构 | 第20-22页 |
2.3 描述逻辑与OWL语言 | 第22-25页 |
2.4 本体 | 第25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面向动态任务的设备匹配机制设计 | 第29-43页 |
3.1 任务与设备共享的规范集合 | 第29-35页 |
3.2 扩展本体设计 | 第35-40页 |
3.3 映射步骤 | 第40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框架设计与样机构建 | 第43-51页 |
4.1 框架设计 | 第43-47页 |
4.2 业务逻辑实现 | 第47-48页 |
4.3 样机界面及配置步骤 | 第48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样机评述方法及结果分析 | 第51-60页 |
5.1 数据来源 | 第51页 |
5.2 定性评测 | 第51-54页 |
5.2.1 本体知识库逻辑表达能力 | 第51-53页 |
5.2.2 样机功能测试 | 第53-54页 |
5.3 定量评测 | 第54-59页 |
5.3.1 人工评测与客观评测 | 第55-56页 |
5.3.2 查找耗时 | 第56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2页 |
研究生期间工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