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态经济系统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态经济系统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Lotka-Volterra(L-V)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理论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现实意义第19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、方法与创新点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创新点第21-24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综述第24-30页
    2.1 Lotka-Volterra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耦合模型协调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2.3 神经网络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2.4 熵权法第28-29页
    2.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-30页
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体系构建第30-48页
    3.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现状概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现状概况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特点概况第30-33页
    3.2 指标选择与数据的处理第33-37页
    3.3 Lotka-Volterra模型与耦合模型的构建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otka-Volterra模型的构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耦合模型的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3.4 Lotka-Volterra模型与耦合模型协调度计算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Lotka-Volterra模型协调度计算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耦合模型协调度计算第42-48页
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48-56页
    4.1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第48-49页
    4.2 指标对协调度影响权重计算第49-54页
    4.3 影响因素分析及讨论第54-56页
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提升措施第56-64页
    5.1 培养新型发展观念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转变生态环境发展不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观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树立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观念第57-58页
    5.2 营造生态与经济互促的发展模式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立“林地”发展模式第59-60页
    5.3 构建生态与经济互促的制度与政策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改善生态相关的基础设施与物资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大融资政策支持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加强技术与科技改善生态环境第61-64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附录A (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)第72页
    A.1 发表论文第72页
    A.2 参与课题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居民医疗消费的区域性差异研究--基于高等教育影响视角
下一篇:基层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策略研究--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