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动物的群居生活 | 第12-13页 |
2.动物的集群运动 | 第13-15页 |
2.1 集群运动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2.2 集群运动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3.动物的跟随行为 | 第15-16页 |
4.短尾猴的特点和优势 | 第16-17页 |
5.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8页 |
1.研究地点 | 第17-18页 |
2.研究对象 | 第18-21页 |
2.1 短尾猴 | 第18-19页 |
2.2 研究猴群 | 第19-21页 |
3.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1-28页 |
3.1 行为定义和数据采集 | 第21-24页 |
3.2 社会等级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3.3 特征向量中心度与跟随者参与集群运动的次序 | 第25-26页 |
3.4 亲缘关系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3.5 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4.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8页 |
第三章 集群运动的跟随者自然属性与集群运动成功发起的关系 | 第28-32页 |
1.集群运动的跟随者年龄组与集群运动成功率 | 第29页 |
2.集群运动的跟随者性别与集群运动成功率 | 第29-30页 |
3.集群运动的跟随者社会等级与集群运动成功率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集群运动的跟随者与参与者的友好关系对集群运动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1.个体特征向量中心度与跟随者加入集群运动的次序 | 第32-33页 |
2.跟随者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之间的亲缘系数与集群运动成功率 | 第33-34页 |
3.潜在跟随者数量与集群运动的成功决策时间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36-41页 |
1.讨论 | 第36-39页 |
1.1 跟随者的自然属性与集群运动 | 第36-37页 |
1.2 跟随者和群体成员的友好关系与集群运动 | 第37-39页 |
2.主要结论 | 第39页 |
3.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0页 |
4.研究创新点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| 第52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