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身份差异与伦理悲剧--毛姆小说《克雷杜克夫人》的伦理学解读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引言第12-24页
    一、毛姆的生平及其创作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毛姆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外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三、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第22-24页
第一章 伯莎与爱德华的伦理身份第24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伯莎的伦理身份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对伯莎的身份认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伯莎的自我身份认同第26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爱德华的伦理身份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不断攀升的社会伦理身份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爱德华的自我身份认同第29-31页
第二章 由身份差异引起的伦理困境第31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阶级出身与思想行为差异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沉迷幻梦的贵族女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注重实际的英国男性第33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引发冲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妻子角色缺失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丈夫对爱的忽视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社会身份反差导致困境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女性角色的内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男性生活的扩张第38-40页
第三章 夫妻的伦理选择与伦理悲剧第40-54页
    第一节 爱德华的伦理选择与悲剧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爱情与阶级地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抱负与家庭责任第43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伯莎的伦理选择与悲剧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爱情与世俗观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逃离与回归第46-54页
第四章 作品的伦理价值与作家的伦理思想第54-63页
    第一节 作品的伦理价值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婚姻中的爱与责任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女性应该走出家庭拥抱人生第57-59页
    第二节 作家的伦理思想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在实际与内在精神并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同性恋情结导致对女性的傲慢与偏见第60-63页
结语第63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壶井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--以《装苹果的袋子》《有柿子树的人家》《没有母亲的孩子及没有孩子的母亲》为例
下一篇:《好女人的爱情》中的母女伦理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