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肢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设计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1.1 强震作用下的竖向倒塌 | 第9页 |
| 1.1.2 连续抗倒塌设计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| 1.1.3 选题的意义 | 第10页 |
| 1.2 抗倒塌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1.2.1 抗连续倒塌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1.2.2 抗震倒塌的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| 2 短肢剪力墙结构构件逐步失效数值模拟算法 | 第14-26页 |
| 2.1 Opensees 短肢剪力墙结构模拟 | 第14-17页 |
| 2.1.1 多层壳单元 | 第14-15页 |
| 2.1.2 端部塑性铰单元 | 第15-17页 |
| 2.2 分析模型更新 | 第17页 |
| 2.3 节点处理 | 第17-19页 |
| 2.4 短肢剪力墙结构构件逐步失效模式 | 第19-23页 |
| 2.4.1 梁失效模式 | 第19-21页 |
| 2.4.2 短肢剪力墙失效模式 | 第21-22页 |
| 2.4.3 墙体破坏后数值模型 | 第22-23页 |
| 2.5 破坏准则 | 第23页 |
| 2.6 倒塌分析程序 | 第23-25页 |
| 2.7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3 短肢剪力墙结构倒塌分析 | 第26-53页 |
| 3.1 结构模型 | 第26-29页 |
| 3.1.1 基本信息 | 第26-28页 |
| 3.1.2 材料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| 第28-29页 |
| 3.2 静力推覆分析 | 第29-36页 |
| 3.2.1 加载模式 | 第30页 |
| 3.2.2 基底剪力与顶点位移关系曲线 | 第30-31页 |
| 3.2.3 推覆分析失效路径 | 第31-35页 |
| 3.2.4 推覆分析结构构件破坏率 | 第35-36页 |
| 3.3 时程分析 | 第36-44页 |
| 3.3.1 地震波的选取 | 第36-37页 |
| 3.3.2 地震波的调整 | 第37-38页 |
| 3.3.3 结构响应时程 | 第38-39页 |
| 3.3.4 时程分析失效路径 | 第39-43页 |
| 3.3.5 时程分析结构构件破坏率 | 第43-44页 |
| 3.4 抗地震倒塌分析 | 第44-52页 |
| 3.4.1 时程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3.4.2 IDA 分析 | 第48-52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4 短肢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3-62页 |
| 4.1 结构模型基本信息 | 第53-54页 |
| 4.2 轴压比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| 4.3 配筋率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| 4.4 墙肢截面高厚比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