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一、绪论 | 第7-30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(三)文献综述 | 第9-23页 |
(四)媒介环境学理论梳理 | 第23-28页 |
(五)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8-30页 |
二、作为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 | 第30-46页 |
(一)虚拟现实的技术组成与发展趋势 | 第30-38页 |
(二)虚拟现实的媒介应用 | 第38-46页 |
三、虚拟现实带有独特的媒介偏向 | 第46-57页 |
(一)感知偏向——感知系统的全面延伸 | 第46-49页 |
(二)冷热偏向——用户参与的“升温”与媒介内容的“降温” | 第49-51页 |
(三)时空偏向——一种“超时空”的媒介 | 第51-53页 |
(四)内容偏向——内容的泛娱乐化与煽情化 | 第53-57页 |
四、媒介偏向塑造崭新的媒介环境 | 第57-61页 |
(一)虚拟现实的符号环境 | 第57-58页 |
(二)虚拟现实的感知环境 | 第58-59页 |
(三)多媒介互动的感知-符号环境 | 第59-61页 |
五、崭新的媒介环境驱动社会变革 | 第61-72页 |
(一)虚拟现实加速社会的非集中化转型 | 第62-64页 |
(二)虚拟现实激化“地球村”的矛盾 | 第64-66页 |
(三)虚拟现实带来社会伦理的解构与重塑 | 第66-72页 |
六、结语 | 第72-76页 |
注释 | 第76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