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变压器、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--变流器论文--逆变器论文

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光伏发电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趋势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光伏发电的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光伏发电的状况第15-17页
    1.3 光伏并网变器的分类第17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2 光伏阵列的建模与最大功率点跟踪第22-34页
    2.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光伏阵列的建模与工程计算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工程计算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2.3 仿真与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2.4 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(MPPT)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开环最大功率点跟踪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闭环最大功率点跟踪第31-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3 光伏并网发电拓扑结构以及共模电流抑制分析第34-58页
    3.1 共模电流产生原理第34-35页
    3.2 传统光伏并网发电共模电流抑制拓扑结构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Heric拓扑结构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H5拓扑结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带中点钳位拓扑结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H6拓扑结构第39-43页
    3.3 新型设计拓扑结构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新型设计拓扑结构工作原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共模电流模型分析第46-53页
    3.4 传统拓扑结构仿真验证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H5拓扑结构仿真与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Heric拓扑结构仿真与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4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第58-72页
    4.1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和并网电流控制技术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概述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光伏并网电流控制技术第58-59页
    4.2 基于比例积分控制的并网电流技术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并网电流技术第60-65页
    4.4 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第65-66页
    4.5 新型拓扑结构仿真第66-7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5 非隔离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第72-84页
    5.1 主电路设计第72-75页
    5.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驱动电路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采样电路设计第76-80页
    5.3 系统软件设计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主程序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断子程序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SPWM调制实现第8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6 总结与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8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0页
致谢第90-92页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2-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
下一篇:风蓄发电系统中储能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