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展 | 第13-15页 |
1.3 微型并网逆变器的发展 | 第15-18页 |
1.3.1 微型并网逆变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微型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及最大功率点跟踪 | 第20-34页 |
2.1 光伏电池 | 第20-23页 |
2.1.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1.2 光伏电池模型仿真 | 第21-23页 |
2.2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| 第23-29页 |
2.2.1 MPPT工作过程介绍 | 第24页 |
2.2.2 MPPT控制方法选择 | 第24-29页 |
2.3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 | 第29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3 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及控制策略 | 第34-52页 |
3.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类 | 第34-39页 |
3.1.1 按隔离分类 | 第34-38页 |
3.1.2 按功率变换级数分类 | 第38-39页 |
3.2 功率变换器的选型 | 第39-45页 |
3.2.1 DC-DC变换器拓扑结构 | 第39-41页 |
3.2.2 DC-AC变换器拓扑结构 | 第41-43页 |
3.2.3 交错并联反激式拓扑电路 | 第43-45页 |
3.3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| 第45-48页 |
3.4 系统仿真 | 第48-5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4 孤岛检测技术 | 第52-60页 |
4.1 孤岛检测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1.1 孤岛产生原因及危害 | 第52页 |
4.1.2 孤岛效应发生的原理 | 第52-54页 |
4.2 反孤岛检测方法 | 第54-57页 |
4.2.1 被动式反孤岛策略 | 第54-55页 |
4.2.2 主动式反孤岛策略 | 第55-57页 |
4.3 孤岛检测仿真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5 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系统设计 | 第60-74页 |
5.1 主要元器件选型 | 第60-63页 |
5.1.1 反激变压器设计 | 第60-62页 |
5.1.2 开关管选择 | 第62页 |
5.1.3 输入去耦电容的选择 | 第62-63页 |
5.2 硬件电路设计 | 第63-68页 |
5.2.1 MOSFET驱动电路 | 第64页 |
5.2.2 直流侧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| 第64-66页 |
5.2.3 电网侧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| 第66-68页 |
5.3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8-73页 |
5.3.1 主控芯片选择 | 第68页 |
5.3.2 软件设计 | 第68-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74页 |
6.2 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