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斯长篇小说《已知的世界》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作家创作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《已知的世界》的创作背景与基础 | 第14-21页 |
(一)美国黑人文学繁荣发展的大环境 | 第14-18页 |
(二)文学之缘与文学启蒙:琼斯的文学熏陶和素养 | 第18-19页 |
(三)坎坷的人生,不屈的心:作者的艰难人生经历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作家作品创作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主题:对美国黑人历史文化的再审视 | 第23-32页 |
第一节 再现蓄奴制的复杂图景 | 第23-27页 |
第二节 对黑人文化自我身份建构的探索 | 第27-30页 |
第三节 对人性的反思、对善爱的追求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人物形象:性格鲜明的鲜活群体 | 第32-43页 |
第一节 女性人物群像 | 第32-37页 |
(一)勇担重任的卡尔朵妮亚·汤森 | 第32-33页 |
(二)坚忍独立的冯·艾尔斯登 | 第33-34页 |
(三)清醒的“疯女人”艾丽斯 | 第34-35页 |
(四)恶毒贪婪的茂德 | 第35页 |
(五)善良有爱的女奴塞莱斯特 | 第35-36页 |
(六)处在“温床”却不忘身份的密涅瓦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男性人物群像 | 第37-43页 |
(一)迷失自我的亨利·汤森 | 第37-39页 |
(二)情感纠结的威廉·罗宾斯 | 第39-40页 |
(三)可悲可恨的黑奴摩西 | 第40-41页 |
(四)信仰也救不了的约翰·斯奇冯顿 | 第41页 |
(五)其他人物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艺术手法:在现实与想象中追求精妙 | 第43-49页 |
第一节 历史现实与艺术想象的完美融合 | 第43页 |
第二节 多线索、多层次、多视角的叙述技巧 | 第43-45页 |
第三节 时空的颠倒跳跃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象征、暗喻、反讽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| 第46-47页 |
第五节 神秘的超自然和超现实情景描绘 | 第47页 |
第六节 故事情节的片段性组合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小说的精神 | 第49-53页 |
第一节 直面奴隶制和种族问题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记忆历史,发现自我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用爱去冲破阴霾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在校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