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--环境保护法论文

地方环保执法的长效机制研究--以广西贵港市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本课题选题具有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理论关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课题的采用的新理论:合作型政府理论第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论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创新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的不足第22-23页
第二章 贵港市地方环境执法发展现状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2.1 贵港市地方环境执法现状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贵港市环保执法发展情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贵港市环境执法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贵港市主要污染源及环保执法的重点领域第24-26页
    2.2 中央环保督察组对贵港市环保执法监督情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中央环保督察在贵港市督办环境污染案件情况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中央环保督察接受贵港市民众环境污染举报信访情况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2.3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贵港市执法的作用分析第27-29页
第三章 贵港市地方环保执法长效机制调查分析第29-43页
    3.1 本研究调查相关情况简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本课题调查总体情况简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本研究调查问卷策划设计及抽样情况借鉴第29-30页
    3.2 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情况与呈现的特征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问卷获得样本在人口学层面呈现的特点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对象在经济生活层面呈现的特征第32-34页
    3.3 贵港市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层面调查结果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3.4 贵港市居民环境污染与环保执法认知调查结果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3.5 贵港市企业与其他各主体互动情况分析第38-43页
第四章 制约地方环保执法的因素分析第43-55页
    4.1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对地方环保执法的双重作用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央环保督察队地方执法的促进作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地方执法的负面作用第44-45页
    4.2 地方环保部门自身执法能力不足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有待加强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行政执法职能职责界定不清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方环保部门执法队伍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地方环保执法大环境的制约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方环保部门未与公众充分开展环保执法合作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方区域民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地方环保公益组织发展比较滞后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地方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地方环保执法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第52-53页
    4.4 地方环保执法部门未从根本上改变执政考核机制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地方环保部门自身考核机制不合理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不符合环保部门的发展第53-55页
第五章 国内外环保执法实践先进经验借鉴与启示第55-59页
    5.1 国外环保执法创新实践经验及启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美国环保执法的机制与探索实践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瑞典环保执法制度与创新探索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日本环保执法的创新实践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国外探索实践给本研究的启示与意义第56-57页
    5.2 国内局部地方环保执法实践创新探索经验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厦门环保执法创新试水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武汉洪山区东湖区环境治理执法实践创新探索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浙江环境执法创新探索实践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国内局部地方环保执法创新实践对本课题的经验与启示第58-59页
第六章 建立地方执法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第59-65页
    6.1 加强中央环保督察与地方环保执法的沟通与合作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构建合作型政府重构中央与地方环保部门的关系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以环保合作生产为导向密切中央与地方的合作第59-60页
    6.2 以整体性政府为导向全面增强环保相关部门的执法能力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加强对环保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其执法协调业务能力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建立部门联席议事制度环保执法部门内部合作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完善环保部门绩效考核与聘用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环境第61页
    6.3 环保部门要以积极的行动优化自身执法的宏观环境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加强公众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议事机制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要加强环保法规法律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优化执法环境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重视并促进地方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构建良好机制促使企业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环保执法反馈机制第63-64页
    6.4 完善地方环保部门全方位考核机制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考核机制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建立环保执法第三方评估制度完善外部考核机制第64-65页
结论与讨论第65-67页
    1. 本课题的基本结论第65-66页
    2. 针对本研究展开的讨论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制建设研究
下一篇:工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