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分类学、土壤类型论文

宁夏土壤发生发育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引言第14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相关的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情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情况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土壤基层分类研究情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壤研究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契机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6 技术路线第17-19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气候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形地貌特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成土母质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植被特征第21页
    2.2 样点布设与采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点布设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采集第22页
    2.3 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数据分析方法第23-24页
第三章 灌区土壤的发育特性及高级单元划分第24-34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案第24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供试土壤的机械组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供试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第27-29页
    3.3 分类归属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诊断层及诊断特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级分类归属第30-31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引黄灌区典型土壤的主要成土特点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土壤分类系统的分类对比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土壤系统分类检索指标的修订建议第32-3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 中部典型土壤的发育特性及高级单元划分第34-44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案第34-35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供试土壤的剖面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供试土壤的机械组成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供试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第37-39页
    4.3 供试土壤的分类归属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供试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现象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供试土壤的诊断特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供试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供试土壤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参比第40-41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宁夏中部典型灰钙土的发育特性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状况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盐基饱和度、钠质特性等检索指标的修订建议第42-43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3-44页
第五章 南北山地土壤的发育特性及高级单元划分第44-53页
    5.1 研究方案第44-45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供试土壤的酸碱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供试土壤的养分特征第48-49页
    5.3 供试样点的分类归属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供试土壤的诊断特征与高级单元划分第49-50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宁夏山地土壤的发育特征及地带性分布规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关于系统分类增设暗沃正常新成土土类及亚类的建议第50-52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52-53页
第六章 基层单元的划分第53-60页
    6.1 供试土壤基层单元——土族的划分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供试土壤的矿物组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供试土壤土族特征第54-56页
    6.2 供试土壤基层单元——土系的划分第56-57页
    6.3 讨论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修订系统分类土族划分指标——土壤矿物学类型的建议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异源母质的影响可否在基层单元划分中予以考虑第58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58-60页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7.1 全文主要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7.2 不足及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附录 样区土壤剖面图第67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作者简历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蒙古腾格里沙漠盐湖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
下一篇:基于近地面多光谱影像的植被物候参数提取分析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