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分析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绪论第7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概述第7-8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8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3-14页
    四、选题意义与理由第14-16页
第1章 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的相关理论综述第16-20页
    1.1 “一带一路”的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2 中俄能源合作相关理论综述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缘政治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相互依存理论第19-20页
第2章 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第20-26页
    2.1 “一带一路”与“欧亚联盟”相契合第20页
    2.2 中俄能源合作的条件充分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依托“一带一路”陆上地缘优势明显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日益完善的中俄管道建设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外科技发展的带动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充足的资金条件作为后盾第24-26页
第3章 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分析第26-50页
    3.1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前中俄能源合作状况概述第26-28页
    3.2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后中俄能源合作发展状况第2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中俄政府间文件签署促进中俄能源发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俄企业能源项目合作—以亚马尔项目为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石油领域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天然气领域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煤炭领域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技术合作领域第42-43页
    3.3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前后中俄能源合作方式与理念比较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从重上游、轻下游到上、中、下游平衡发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为主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共同应对“亚洲溢价”现象第46-47页
    3.4 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的特点转变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从政府先行到政企共同推进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从区域性到整体性合作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从相对单一性到全面性合作第48-49页
    3.5 对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现状的评价第49-50页
第4章 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第50-57页
    4.1 “一带一路”与“欧亚联盟”利益诉求差异较大第50-51页
    4.2 能源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第51-53页
    4.3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第53-55页
    4.4 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区域地缘政治不稳定第55-57页
第5章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第57-65页
    5.1 多管齐下保障能源安全平衡地缘政治力量第57-58页
    5.2 以互利共赢管控双方分歧第58-59页
    5.3 拓宽能源合作领域第59-62页
    5.4 促进以政治法律为基础的能源模式建设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主次复合型的区域能源经济合作模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模式第63-65页
结论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轮机排汽缸气动性能的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案例的汽轮机智能故障诊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