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1.1 MOFs的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1.1 MOFs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2 ZIFs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3 MOFs材料煅烧衍生材料 | 第13-17页 |
1.3.1 MOFs衍生多孔碳材料 | 第13-15页 |
1.3.2 MOF衍生的金属/金属氧化物复合多孔碳材料 | 第15-17页 |
1.4 单原子催化剂 | 第17-25页 |
1.4.1 引言 | 第17-19页 |
1.4.2 单原子催化剂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1.4.3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| 第20-23页 |
1.4.4 单原子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23-25页 |
1.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| 第27-32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27-28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28-29页 |
2.3 实验中部分重要仪器的操作原理 | 第29-32页 |
2.3.1 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仪(XRD) | 第29-30页 |
2.3.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(BET) | 第30页 |
2.3.3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30-31页 |
2.3.4 X-射线光电子能谱仪(XPS) | 第31页 |
2.3.5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31页 |
2.3.6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(AC-TEM)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ZIFs衍生材料为牺牲模版制备PtSAs-CN催化剂及其表征 | 第32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32-33页 |
3.2 Zn_xCo_y-ZIF合成与表征 | 第33-37页 |
3.2.1 Zn_xCo_y-ZIF的合成 | 第33页 |
3.2.2 X-射线粉末衍射(XRD)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3 原子吸收光谱(AAS)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4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5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 单原子钴基模版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7-46页 |
3.3.1 单原子钴基模版碳材料的制备 | 第37-39页 |
3.3.2 元素成分和含量分析 | 第39页 |
3.3.3 钴基模版材料的结构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4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3.5 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3.6 球差校正-透射电子显微镜(AC-TEM)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3.7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4 超声辅助制备单原子Pt催化剂(PtSAs-CN)及表征 | 第46-51页 |
3.4.1 贵金属单原子Pt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3.4.2 PtSAs-CN的结构和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4.3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表征 | 第48-49页 |
3.4.4 球差校正-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4.5 X-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(XPS) | 第50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PtSAs-CN高效催化硝基苯加氢 | 第53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4.2 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54页 |
4.3 催化剂活性位点和催化性能的探究 | 第54-56页 |
4.4 催化剂底物兼容性探究 | 第56-57页 |
4.5 催化剂的滤出实验 | 第57-5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