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罚金刑制度完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罚金刑制度概说 | 第12-23页 |
第一节 、罚金刑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2-14页 |
一、罚金刑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二、罚金刑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罚金刑的种类及评析 | 第14-16页 |
一、限额罚金制 | 第14-15页 |
二、无限额罚金制 | 第15页 |
三、倍比罚金制 | 第15-16页 |
四、日额罚金制 | 第16页 |
五、期间罚金制 | 第16页 |
第三节 罚金刑的本质及功能 | 第16-20页 |
一、罚金刑的本质 | 第16-18页 |
二、罚金刑的功能 | 第18-20页 |
第四节 新中国刑法中罚金刑制度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我国罚金刑制度的缺陷 | 第23-34页 |
第一节 适用范围及适用方式缺陷之评述 | 第23-27页 |
一、我国罚金适用范围缺陷之评述 | 第23-25页 |
二、我国罚金刑适用方式缺陷之评述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数额规定方式缺陷之评析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罚金裁量及执行方面缺陷之评述 | 第29-33页 |
一、罚金刑裁量机制之缺陷评述 | 第29-31页 |
二、罚金刑执行制度缺陷之评述 | 第31-3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我国罚金刑制度的完善 | 第34-50页 |
第一节 罚金刑制度完善的理论基础 | 第34-38页 |
一、以刑罚轻缓化为制度变革的基点 | 第34-37页 |
二、明确罚金刑正当根据是报应与预防两者兼顾的观念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罚金刑的地位和适用范围的完善 | 第38-42页 |
一、保持罚金刑的附加刑地位 | 第38-39页 |
二、适当调整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| 第39-42页 |
第三节 罚金刑适用方式和数额规定方式的完善 | 第42-45页 |
一、调整罚金刑适用方式 | 第42-43页 |
二、完善罚金刑数额规定方式 | 第43-45页 |
第四节 罚金刑裁量和执行制度变革 | 第45-50页 |
一、罚金刑裁量制度变革 | 第45-47页 |
三、罚金刑执行制度变革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附件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