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1.1 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1.2 办公空间光环境的需求性日益增强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2.1 国外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内 | 第16-19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1.4.1 相关范围界定 | 第20-21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4.4 研究框架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办公空间自然光环境的特点及要求 | 第24-52页 |
2.1 办公空间现状调研 | 第24-31页 |
2.1.1 办公空间特点 | 第25-27页 |
2.1.2 办公空间光环境特点 | 第27-29页 |
2.1.3 办公空间光环境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2.2 影响光环境的外界面因素 | 第31-36页 |
2.2.1 透光部分 | 第31-35页 |
2.2.2 非透光部分 | 第35-36页 |
2.3 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标准评价 | 第36-43页 |
2.3.1 对办公建筑光环境的要求 | 第36-38页 |
2.3.2 光环境对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2.3.3 办公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| 第39-41页 |
2.3.4 自然光环境的定量评价 | 第41-43页 |
2.4 办公空间自然采光模拟与实测验证 | 第43-51页 |
2.4.1 实测 | 第43-45页 |
2.4.2 模拟 | 第45-46页 |
2.4.3 实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6-5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3章 建筑外界面透光部分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研究 | 第52-95页 |
3.1 模拟房间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3.1.1 模型设置 | 第52页 |
3.1.2 模拟条件 | 第52-53页 |
3.2 侧窗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分析 | 第53-74页 |
3.2.1 不同窗地比的侧窗采光情况 | 第53-61页 |
3.2.2 相同窗地比的侧窗采光情况 | 第61-74页 |
3.3 天窗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分析 | 第74-87页 |
3.3.1 不同天窗面积比例的天窗采光情况 | 第74-81页 |
3.3.2 相同天窗面积比例的天窗采光情况 | 第81-87页 |
3.4 玻璃幕墙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分析 | 第87-93页 |
3.4.1 单层玻璃幕表皮 | 第88-91页 |
3.4.2 双层玻璃幕表皮 | 第91-9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第4章 建筑外界面非透光部分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研究 | 第95-120页 |
4.1 辅助构件对办公空间光环境影响研究 | 第95-110页 |
4.1.1 遮阳百叶 | 第95-100页 |
4.1.2 遮阳板 | 第100-106页 |
4.1.3 采光搁板 | 第106-110页 |
4.2 建筑体形凹凸变化对办公空间光环境影响研究 | 第110-118页 |
4.2.1 加法——凸出表皮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 | 第110-113页 |
4.2.2 减法——凹减表皮对办公空间光环境的影响 | 第113-11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118-120页 |
结论 | 第120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4页 |
附录 | 第124-12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