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2页 |
1.1 染料及染料废水 | 第12-19页 |
1.1.1 染料及其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1.2 染料废水造成的危害以及其特征 | 第13-16页 |
1.1.3 处理染料废水的技术 | 第16-19页 |
1.2 零价铁及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| 第19-23页 |
1.2.1 零价铁处理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2.2 纳米材料的特性 | 第20页 |
1.2.3 纳米铁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| 第20-23页 |
1.3 纳米铁的制备技术 | 第23-29页 |
1.3.1 物理法 | 第24页 |
1.3.2 化学法 | 第24-26页 |
1.3.3 纳米零价铁的改性与表面修饰 | 第26-29页 |
1.4 论文的选题意义 | 第29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29-32页 |
1.5.1 PAA改性纳米铁对亚甲基蓝的脱色降解研究 | 第29-30页 |
1.5.2 绿色合成纳米铁对孔雀绿的脱色降解研究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实验药品、仪器和表征 | 第32-34页 |
2.1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32页 |
2.2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2-33页 |
2.3 表征测试 | 第33-34页 |
2.3.1 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33页 |
2.3.2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 | 第33页 |
2.3.3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33页 |
2.3.4 比表面积测定 | 第33页 |
2.3.5 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PAA改性纳米铁对水中亚甲基蓝的脱色降解研究 | 第34-54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5-37页 |
3.1.1 制备方法的选择 | 第35页 |
3.1.2 纳米铁颗粒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3.1.3 模型污染物亚甲基蓝的脱色处理 | 第36-37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5页 |
3.2.1 表征 | 第37-40页 |
3.2.2 脱色反应 | 第40-45页 |
3.3 动力学和机理分析 | 第45-52页 |
3.3.1 动力学 | 第45-50页 |
3.3.2 PAA改性纳米零价铁脱色机理研究 | 第50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绿色合成纳米零价铁对孔雀绿的脱色降解研究 | 第54-72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55-57页 |
4.1.1 绿色纳米铁颗粒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
4.1.2 模型污染物孔雀绿的脱色处理 | 第56-57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70页 |
4.2.1 表征 | 第57-60页 |
4.2.2 脱色研究 | 第60-64页 |
4.2.3 动力学研究 | 第64-68页 |
4.2.4 绿茶提取物合成纳米铁脱色机理研究 | 第68-7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2-76页 |
5.1 结论 | 第72-73页 |
5.2 建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92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92-94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