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第一章 轰动效应——余秋雨与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状态 | 第14-30页 |
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“突破”:对散文传统的更张与创化 | 第14-20页 |
第二节 传播过程的“创造”:出版机制改革与文学价值生成 | 第20-23页 |
第三节 大众的追捧与专家的青睐:散文创作典范性价值初步建立 | 第23-30页 |
第二章 “喧哗”与“消解”——关于余秋雨的论争 | 第30-44页 |
第一节 创作文本的变迁与实践策略的调整 | 第30-34页 |
第二节 批评视域的延伸与“非文学性”论争的发酵 | 第34-39页 |
第三节 从文学现象到文化现象:“余秋雨现象”对散文创作价值的消解 | 第39-44页 |
第三章 沉淀与重构——余秋雨散文创作价值之再认识 | 第44-58页 |
第一节 冷却后的理性:审美主体价值的回归 | 第44-49页 |
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与认可 | 第49-53页 |
第三节 文学史书写和经典性价值的确认 | 第53-58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58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4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