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功能 | 第9-11页 |
(一) 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雏形 | 第9页 |
(二) 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正式提出 | 第9-10页 |
(三) 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二、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功能 | 第11-23页 |
(一)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| 第11-21页 |
(二) 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| 第21页 |
(三)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互动 | 第21-23页 |
三、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意义 | 第23-28页 |
(一) 对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一种超越 | 第23页 |
(二) 加强了公众的监督功能 | 第23-24页 |
(三) 丰富了公众的讨论话题,激发了公众的潜在爱好 | 第24-26页 |
(四) 更强烈的体现了“观点的自由市场”这一观点 | 第26-27页 |
(五) 消减了“沉默的螺旋”理论 | 第27-28页 |
四、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2页 |
(一) 大众对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部分不信任 | 第28-30页 |
(二) 信息的滞后与封锁使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下降 | 第30页 |
(三) 在设置议题过程中,传统媒体过分依赖网络 | 第30-32页 |
五、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出路 | 第32-36页 |
(一) 鼓励公民新闻健康成长,使公民新闻和媒体新闻共同发展 | 第32-33页 |
(二) 提升公民记者地位,维持媒体生态平衡,推动民主化进程 | 第33-34页 |
(三) 利用多元中心信息传播时代,打造和谐社会,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