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

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之后的心理压力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和路线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创新点第14-15页
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第15-28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与性知识掌握情况的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婚前性行为的定义及产生原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校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6-17页
    2.2 大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及性心理的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学生的性心理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动机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动机定义及分类标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其动机不同的相关描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动机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2.4 自我认知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自我及自我发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人们了解自我的途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自我认知评价的过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传统贞洁观对自我认知的影响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自我认知失调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5 心理压力的相关文献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压力的相关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女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特点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关于心理压力的研究对象及测量工具第25-2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6-28页
第三章 对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心理压力的访谈研究第28-34页
    3.1 访谈研究目的第28页
    3.2 访谈研究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访谈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访谈对象第29-30页
    3.3 访谈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女大学生们发生初次婚前性行为的动机访谈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对其心理压力的访谈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四章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其心理压力的实证研究第34-45页
    4.1 实证研究目的和实证研究假设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证研究目的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证研究假设第34-35页
    4.2 研究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测评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研究对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统计方法第37页
    4.3 实证研究结果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有心理压力存在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其心理压力呈现4个维度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女大学生初次婚前性行为动机不同其心理压力有差异性第42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及干预对策建议第45-49页
    5.1 研究的结论第45页
    5.2 干预对策建议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针对心理压力在生理自我维度上的干预策略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针对心理压力在社会自我维度上的干预策略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针对心理压力在自尊维度上的干预策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针对心理压力在未来婚姻关系维度上的干预策略第48-49页
第六章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奁史·仙佛门》整理与研究
下一篇:认知重评团体辅导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干预研究